科普365

科普365

向日葵菌核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

发布时间:2018-10-19 09:13:20 来源:科普中国 责任编辑:caobo

  向日葵是一种高效益经济作物,且容易管理,省工省时,曾在晋中地区大面积种植,使农民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但由于菌核病的广泛发生,导致种植面积和单位面积产量逐年下降,严重影响了向日葵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向日葵菌核病是向日葵上普遍发生的一种真菌病害,该病可侵染向日葵的根、茎、叶、花盘等各个部位,造成植株整体或局部腐烂死亡,向日葵感染菌核病菌后,产量降低46%以上,皮壳率增加,籽仁蛋白质及含油量下降,油质有苦味,发病后籽实失去了食用价值和商品价值,从而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的损失。同时,该病菌还可以引起多种农作物病害。

  1 向日葵菌核病的发生

  1.1 菌核病的类型与发病症状

  菌核病从病原菌的侵染形态上,可分为菌丝体侵染型和子囊孢子侵染型。菌丝体侵染型就是菌核萌发后产生一种菌丝,当它与“寄主”相接触后即直接侵入,向日葵的立枯状发病就是这种侵染方式。子囊孢子侵染型就是菌核在相对湿度70%~8O%,温度在lO~30℃时产生子囊盘,子囊孢子成熟后散出,随风、水流、昆虫等媒介蔓延再侵染寄主。向日葵的茎腐、叶枯和烂盘就是子囊孢子侵染后引起的,向日葵菌核病重病区大部分因向日葵生育后期(7~8月)多雨,因而病原菌以子囊孢子侵染为主。向日葵地上部分的抗病性不同,叶强于茎,茎强于花盘,所以以烂盘型菌核病危害最重。其次是立枯型(根腐型)和茎腐型,叶枯型很少发生,而且只发生在局部叶片上。

  根据菌核病发生部位和症状可分为立枯型、茎腐型、叶枯型和烂盘型。其中立枯型自幼苗开始到花盘形成前都能发生。幼苗期发病主要在茎基部,绕茎形成水浸状病斑.潮湿时长出白色絮状菌丝,干燥后病部收缩变细.茎内形成黑色菌核,植株呈立枯状枯死。成株期发病也以茎基部为主.呈现出淡褐色的湿润状病斑,然后逐渐扩大到整个植株的茎部,后期病斑干枯呈灰白色.边缘呈褐色.表皮破裂。由于茎内输导组织遭受破坏.影响了养分运输,叶片开始由下向上逐渐变黄、枯萎而脱落,最后造成整个植株枯死。茎腐型危害茎秆中部、上部和基部,病斑以上的叶片萎蔫下垂,遇风折茎或枯死。烂盘型发生在开花以后,初发病时花盘背面出现水浸状病斑,逐渐变褐软化,这时如遇多雨高湿及相对低温,病斑迅速扩大,腐烂处长出白色菌丝,花盘背面海绵状组织内形成许多灰黑色菌核,稍受振动花盘纷纷掉落地面,只剩茎秆竖立地上。发病较轻的花盘局部腐烂,种子霉坏变质。

  1.2 菌核病的发病规律

  1.2.1 与气候条件的关系

  埋藏在土壤中的菌核,遇到充足的湿度,吸收足够的水分膨大变软,才能萌发出子囊盘。在干燥的土壤中不能萌发,因而多雨的年份发病重。高湿度条件下,成熟的子囊盘释放出大量的子囊孢子,19~24℃对子囊孢子的放射最为有利。在空气湿度100%中,子囊孢子发芽的适宜温度为18~26℃。在这种条件下,落到向日葵植株表面的子囊孢子经4小时即可萌发入侵。该菌侵染适宜温度是15~18℃,若平均气温超过30℃则不能侵染。所以,长期多雨是该病偏重发生的重要原因,一方面多雨能够保证病菌萌发的湿度条件, 另一方面,多雨往往伴随着降温,又保证了病菌萌发的温度条件。

  1.2.2 与菌源数量的关系

  向日葵菌核病属于典型的累积性土传病害,土壤中菌核数量多,或带菌量大,病害重。故向日葵连作年限越久发病越重。菌核一般在1~3cm土层中萌发产生子囊盘的数量最多。

  1.2.3 与前作茬口的关系

  向日葵连年重茬,土壤中的菌核经繁衍越积越多,病源多则发病重。双子叶作物作前茬,如大豆作前茬,使菌核累积;而以禾谷类作前茬,菌核病可大为减轻。

  1.2.4 与耕作栽培技术的关系

  生产实践证明,基肥充足并掺施P、K肥料和底墒良好的地块,幼苗茁壮,植株生长健康,一般发病较轻;将播种期推迟,使向日葵的感病阶段错开雨季,也能使发病率大大减轻。低洼地和排水不良地都会加重菌核病的发生,故要特别注意土地平整,在排水良好的地块种植。

  2 防治方法

  2.1 农业防治措施

  2.1.1 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菌核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

  2.1.2 选用无病种子。种子带菌是菌核病菌萌发侵染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对常规向日葵品种要建设无病留种基地,实行统一供种,切断种子传染源。如果没有条件实行统一供种,也要进行田间选种,选用抗病地块收获的种子或无病健株上的种子,以减少病源。

  2.1.3 适时播种。向日葵对菌核萌发侵染最敏感的阶段在开花期,适当提前或延迟播种,从而达到避病的目的。

  2.1.4 秋耕深翻。向日葵收获后,要及时收集和清除农田里的秸秆落叶和葵盘、根茬等,将其堆积在一起,拌以硫酸亚铁和人粪尿进行高温沤制,并及时进行秋深耕,将菌核埋藏至深10cm以上的土壤中就不能产生子囊盘,达到深埋菌核、增加肥料、改良和熟化土壤的目的。

  2.1.5 实行合理轮作。因菌核病能侵染菊科、豆科、伞形科等双子叶植物,所以生产上要忌选大豆茬种向日葵,要和高粱、玉米、小麦、谷子等禾本科作物实行5~6年以上的轮作。以达到控制存活在土壤和田间病残体上的田间菌源,减轻病害的目的。

  2.1.6 选择适当种植方式。菌核在强光直射下不易形成子囊盘,不能形成孢子,所以加强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就会减少田间菌核萌发传播侵染,减少植株的发病率。向日葵与矮秆作物(如豆类、薯类和瓜菜等)间作或套种,能增强通透性,或采用大小行种植,在亩留苗不变的情况下,适当加大行距.减少株距.也可加强田间通风透光条件,降低发病率。

  2.1.7 加强水肥管理。避免大水漫灌,杜绝田间长时间积水,发现病株及时连根带土拔起,带出田外销毁,并用少许石灰撒入病穴进行杀菌,减少传染源。积极推广配方施肥。向日葵是耗地作物。要实现抗病高产,就要增施农家肥料,提高磷钾化肥的用量。一般每亩的农家肥施用量不应少于50担,土壤肥力差的坡地、砂地,每亩的农家肥应在80担以上,并用15~20kg磷二铵做底肥,以促苗早发旺长,增强植株抗病性。在生育期间追施氮肥时,配施磷钾肥或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也可培育壮苗,提高抗病能力。

  2.1.8 加强田间管理。要先间苗,后定苗,早中耕,勤除草。苗高30㎝左右时要普锄第2次,防止草荒。开花期还要进行一次中耕除草。以切断子囊盘柄,推延其出土染病。连阴大雨过后,要及时疏松土壤,排除田间积水,并推摇植株,去掉花盘背面的积水,减轻病害的发生与为害。

  2.1.9 适时分批收获。向日葵的花盘越到生育后期越容易感病,而且由于后期的温湿度条件适于发病,病斑扩展很快,据调查,葵盘从发病到全盘腐烂需18~22d,平均每天扩大病斑5%,早熟1d可减少损失5%,所以要成熟一批,收获一批,分批收获,可减少田间感病的机会,提高粒重和产量,发病严重年份适当早收也能够减少损失。

  2.2 化学防治措施

  2.2.1 种子处理。播种前应认真清选种子,为汰除夹杂的菌核,可将种子置于45~50℃热水中用水浸泡,lkg种子用2kg水,搅拌15min,使菌核吸水下沉,把浮于上层的种子捞出,晒干备用,可使种子与菌核分开。种子包衣:用2.5%适时乐种衣剂包衣处理,药与种子的比例为1:50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4h。药剂拌种:用种子重量0.3%~0.5%的50%的速克灵粉剂、5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拌种,或用种子重量0.5%的60%福美双拌种。温水浸种:用58~60℃恒温水浸种10~20min可杀死种子内携带的病毒。

  2.2.2 土壤处理。

  2.2.2.1 5O%速克灵粉剂1公顷用5kg,40%五氨硝基苯2.5 kg拌适量砂土5Okg后与种子同时施入穴内。用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公顷用15kg拌土,结合播种均匀撒入播种机开的沟内。

  2.2.2.2 根据向日葵菌核病的发生规律,当气温达18℃~20℃ ,O~5cm深表土含水量在11%以上,子囊盘开始出土时是地面撒药的最佳时期,1公顷可用7O%五氯硝基苯3O~45kg,加湿润的细土150~225kg,掺拌均匀后撒在向日葵田间,可抑制菌核的萌发和杀死刚刚萌发的幼嫩芽管,抑菌率一般可达91.3%,防治效果达78.5%以上。

  2.2.3 药剂防治。 在苗期或开花期喷洒5O%速克灵500~1000倍液,防治效果可达80%以上。在向日葵现蕾前或在盛花期用5O%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40%纹枯利800~l000倍液,喷洒在植物的下部和花盘的背面1~2次。在向日葵现蕾前或在盛花期用50%多菌灵1公顷用1500g;或50%速克灵1公顷用750~1500g;或40%纹枯利1公顷用900~l050g;或70%甲基托布津1公顷用1125~1500g;或50%扑海因1公顷用1500mL,兑水450~600kg,喷在花盘上。

  以上提到的各种防治向日葵菌核病的措施,每种措施都有其独特的优点,但也有其局限性,应全面考虑采用综合的防治措施,才能有效的抑制病害,进而提高向日葵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