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助非洲卢旺达人民过上小康生活
卢旺达的网速,在非洲是比较慢的,毕竟国家小,消费群体少,网费还贼贵。不过网络是一个趋势,不过现在在卢旺达可以网上申报及缴纳税款,龙哥不经意间发现,卢旺达的三大通讯商(MTN AIRTEL TIGO),不光除了具有通信业务,还承担具有支付角色,可以用手机话费支付日常采购,手机话费可以去营业厅提现,可以买飞机票,享受签约店铺折扣,这也算是卢国在迈步电子化,信息化了一大进步吧。
看看卢旺达的集市或者郊外吧,就好像咱80 90年代似的 来到这 总有一种幻觉 感觉好像回到了童年似的 另外 在卢国常有人背着东西在街上叫卖,如鞋子啊 衣服啊 头顶筐子里卖蔬菜、水果(香蕉甚至西瓜)等等,集市衣服都是扔在地上卖的 而且这些衣服、鞋子大多都是二手的,很多件还印有中国汉字,龙哥看到这些感觉异常亲切。
工地上的当地工人,大多为90后,也就20岁出头, 想想我们的20岁,20岁的我 每天待在学校,想学习了学习 想玩了就出去玩,每天看看电影,喝喝酒,谈谈恋爱,呵呵,他们的20岁就在为生计奔波,挣着每月折合500-700每月的工资,还得支付高昂房租费,扣除每天的吃喝,还有通讯费,已经所剩无几,为了省钱,有些黑娃从家往返工地路上就得走2个多小时。要是到了雨季,工地无法干活,没有工资,更得饿肚皮了,不干活就得挨饿,甚至夜宿街头。 想想我们也是幸福的,顿顿有酒有肉,吃喝不愁,珍惜吧,少年。
这边的贫富差距特别的大。有钱人住别墅,开小车,家里有佣人。穷人可怜的一天赚的钱只够吃最低等的食物。我们的工人,早上不吃,中午就吃一个煮玉米。晚上回家自己做吃的,但也就是煮豆子土豆而已。我们给黑人工资是半月一发,就这都很多工人不到发薪日工资就花光了。先开始问我们借,我们觉得可怜就借了,后来好多借了钱的黑人就不来了。没办法,就不借了。中午这边有来卖煮玉米的,一根1块钱,就这,还是赊欠的,发工资的时候再结算,但这还有工人当天领到钱就跑了,卖玉米的是当地妇女,气的没办法。我们帮着根据她们的赊欠名单,从工资里扣。但是,工人很不愿意,说这是他们的事。后来我们也不管了。发工资时,把卖玉米的妇女叫到跟前来。当面发工资。我们也想过多发一些工资,或者搞好福利。但是最后发现,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刚来这里时候,我们给工人中午管饭的。他们吃不惯,宁可倒掉我们提供的西红柿鸡蛋汤去喝凉水。后来就买当地食品:阿曼达,是一种油炸的馒头,很顶饱的。他们吃了一段,要求吃蛋糕。说吃阿曼达肚子疼。黑人就是一个好吃懒做的民族,你对他再好,他只会说感谢上帝。工资花光才回来上班。
卢旺达首都基加利会议中心,是卢国的地标性建筑,夜晚灯光闪烁,五彩斑斓,很有现代化气息。
图为首都家里COGE银行,最大面值5000卢郎,被大厅作为墙画。
一摞摞的钱,可以买电视机,摩托车,小轿车,平板,哈哈,龙哥想起一首歌,歌词大概有这句:我有钱了,有钱了 。。。
黑女人赚到了钱,漏出了笑容,遇到了大客户,心里更是美滋滋
卢郎严重贬值,图为路网1.45亿,整整齐齐装了3大口袋,而换回的美元,仅仅少的可怜,不到20万美元
看着这些美元,龙哥都心动了,哈哈
小黑娃们看到中国人,CHINA ,CHINA 很亲切,给他们拍照,也很配合
这一组,给他们拍照,更是站的整整齐齐的。
卢旺达也有自己的音乐学院,龙哥至今仍记得,在16年底卢旺达大使馆举办的新春晚会上,当地歌曲及舞蹈,美丽的卢旺达,特别动听,有喜欢音乐的朋友,不妨搜索下载,真心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