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盆地——中国的聚宝盆,矿产潜在的经济价值超过80万亿元!
柴达木盆地是中国三大内陆盆地之一,属封闭性的巨大山间断陷盆地。位于青海省西北部,青藏高原东北部。西北北抵阿尔金山脉;西南至昆仑山脉;东北有祁连山脉,面积25.7768万平方公里。内陆盛产铁矿、铜矿、锡矿、盐矿等多种矿物,故被称作“聚宝盆”。
柴达木盆地
柴达木盆地为高原型盆地,地处青海省西北部,是一个被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等山脉环抱的封闭盆地。盆地略呈三角形,东西长约800千米,南北宽约300千米,面积257768平方千米,为中国三大内陆盆地之一。
气温与降水
1961-2006年,中国气温增幅为每10年0.10℃-0.20℃,而青海高原为每10年0.33℃。其中,柴达木盆地更是高达每10年0.44℃。由此,柴达木盆地已成为青海高原乃至全国范围内增温最显著的区域。
柴达木盆地
已探明矿点200余处,计50余种,其中盐、石油、铅锌和硼砂储量尤丰,食盐总储量达600亿吨左右。芒硝、钾盐、硼酸盐具有工业开采价值,如察尔汗钾盐厂已成为中国重要化工原料基地。青海省海西州委副书记孟海表示,柴达木盆地氯化钾、氯化镁、氯化锂等储量占全国已探明储量的90%以上,潜在经济价值超过80万亿元。
柴达木盆地矿产
柴达木盆地面积25万平方千米,盆地内储油构造广布,西部有重要油气聚集带。锡铁山铅锌矿是中国已知最大铅锌矿之一。为了吸引国内外资本,把柴达木盆地建成中国西部的资源工业基地,海西州委、州政府积极构建以资源经济为主体经济的新格局,GDP增长连续3年超过了15%。
柴达木盆地
在柴达木盆地已建成生产原油250万吨,天然气10亿立方米,钾肥70万吨,加工原盐200万吨,180万吨纯碱,生产铜、铅锌、石棉近100万吨的工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