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负债累累,却始终不曾放弃,仅抓住一个机会,他成为了巨富
你可以没有听过说魏应州,但你肯定知道康师傅吧,还有德克士快餐和乐购超市,而这些品牌都属于顶新集团,以魏应州为主的魏氏兄弟,正是顶新集团的创始人。
魏氏兄弟祖籍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县古竹乡黄竹烟村。民国初年,其曾祖从客家祖地的小山村渡台后,留居彰化县创业,其后代则一直留在了台湾,1954年,魏应州出生于中国台湾彰化,其父是一名经营着制油工厂的老板,但由于一些原因,经营不善,签下了1000万元新台币的债务。
魏家兄弟从小跟随其父创业,养成了吃苦耐劳的习性,而且开创精神很强。老大魏应州擅长生产管理,企图心强、决策果断,个性沉稳,不喜出风头。80年代魏应州接过父亲的生意。当时年仅二十多岁的魏应州,每天骑著一辆破机车在彰化永靖街头来回奔波,因为债务压身,常常四处借钱周转,最惨的时候甚至连货款都付不出来,工厂惨遭法院查封,他几乎连父亲最后的嘱托都保不住!但后来,他看到椰子油市场的前景,并靠此翻身后,带着三个兄弟以及借来的1亿元赴中国大陆投资。
1980年代末期,魏氏兄弟们先在北京设厂干起老本行油脂生意,结果南方机器到了北方,冬天完全无法运转,第一桩生意没成气候。而且到大陆的前三年他们做清香油、蛋卷生意已亏了一亿多元,可是不服输的老大魏应州咬牙说:“我在哪里摔跤,就要从哪里爬起来”因此他潜下心来,等待着崛起的时机。
老话说得好,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据说在一次旅行中,魏应州发现火车上竟然没有碗装的方便面面,这件事一下子触动了他,于是经过仔细而又广泛的考察,发现在当时的中国,方便面是一个尚待开发的巨大市场。
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我国经济带来了全新的活力,同年魏应州回到台湾四处筹钱、以800万美元的资金,再加上通过员工认股投资,最终在天津塘沽开发区勉强成立了天津顶益国际食品有限公司,创立了康师傅品牌。他的方便面之所以取名“康师傅”,取其意为一方面食品有益于健康,另一方面,北京人当时逢人互称“师傅”,康师傅这个名称会令人感到敬重而亲切。也是同年的8月21日,开了第一条方便面生产线。因为这是魏氏家族最后一搏的机会,失败了就会负债累累,无脸见家乡的投资人,因次,他必须孤注一掷,把一切都压上。
魏应州计划要做方便面的当时,统一的方便面已经打进北京市场,全中国已有四、五十家方便面工厂。因此在康师傅方便面量产成功后,魏应州在天津惟一的一家高档酒店召开经销商订货大会,经试吃后经销商各个赞不绝口,但等他们回去了,却没有任何的订单回来。魏应州慌了,简直度日如年,魏氏家族最后的筹码都压在这个方便面工厂上,如果失败,后果实在不敢想像,所幸两个月后,订单如雪片般飞来,魏应州才松了一口气。
从此康师傅泡面受到疯狂的欢迎,当时天津第一条生产线一个月只能生十几万包方便面,供应天津及附近市场都不够,但是有一位厦门的经销商专程飞到天津住了一个月,每天跑到总部要订方便面,据说,当时只要拿到提货单,走出大门就有人抢着用现金高价收购。火到这种地步真是不敢想象!
康师傅自生产出第一碗红烧牛肉面以来,魏应州也从默默无闻的小商人成为行业的领军人。“康师傅”成为中国方便面的代名词,先后在全国13个城市共建立了114条生产线,日产方便面达2.5亿包,年销售方便面65亿包,平均每个中国人一年要吃掉5包,市场占有率47%,是不折不扣的“中国方便面大王”。
1995年,“康师傅”开始在天津开发区生产糕饼。
1996年,开始在杭州生产饮料。
如今,这两大产业分别拥有4个工厂21条生产线和13个工厂82条生产线,与方便面共同构成“康师傅”的三大支柱,遍布国内13个城市,拥有员工近4万人。
1996年“康师傅”在香港成功上市,其股票在2002年进入香港股价增值最佳前三甲。同年,顶新国际集团购并德克士开始涉足餐饮连锁行业,如今已拥有“德克士”西餐、“有乐和食”拉面、“牛乐亭”烤肉三大品牌,仅“德克士”在全国就已有店面逾300家。
1997年,顶新国际集团在上海成立乐购超市,短短的几年,就在全国10个城市拥有了26家店面。
康师傅一年卖出一百亿包方便面,排起来可以绕地球37圈。康师傅的香港股价涨到18港元的历史高价,市值达到新台币4.299亿元(以2009年11月24日收盘价计算),可以挤上台湾上市企业市值排名八名内,超越中钢及台塑四宝中的台塑及台化,领先竞争对手统一企业的1.547亿元有2.8倍之多。
2010年12月1日年度“华人经济领袖盛典”在北京举行,魏应州荣获2010年度“十大华人经济领袖”称号。
2011年5月26日,美国《福布斯》杂志公布世界亿万富豪排行榜,顶新集团魏应州资产57亿美元名列《福布斯》台湾富豪榜第四。
2012年6月25日下午消息,福布斯中文版发布“2012年中国最佳CEO”榜单,这是福布斯首次对在中国A股,港股及美股上市的中国上市公司CEO进行综合排名,共有30位CEO入选,魏应州榜上有名,排名第28位。
经过近20年的艰苦打拼,魏氏兄弟打造出了一个横跨方便食品、饮料、糕点、西式快餐及零售业的“航空母舰”式企业集团———顶新国际集团,成为台商在大陆成功的典范。
尽管如今的“康师傅”早已名播四海,可今年已过“知天命之年”的魏应州,却一直恪守着他为人低调、不张扬的行事风格,很少在公众场合露面,而且他的曝光率极低,据说他从未接受过记者任何形式的专访。他对外谦逊,对内严格。据他身边的人介绍,他学习能力强,观察敏锐,做什么事情都很投入,连打高尔夫球也不例外。
魏应州做事向来仔细认真,要求产品一定是最好的,为了保证产品质量,连续两年内,他每天早餐都吃自己生产的“康师傅”方便面,要求每天一大早将所有生产线上的样品都送到他的办公桌上,然后细细抽样品尝,如不合格立即要求停产改进。
他每天早上七点就上班,晚上有时到十二点还没离开办公室,平时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开会,是个十足的“工作狂”。也许正是这样的个性,因此由他所一手缔造起来的“食品王国”却影响了无数中国人的生活:有谁没吃过“康师傅”方便面,喝过“康师傅”的饮料?抑或没到乐购超市购过物,到德克士进过餐?
2015年1月1日起,一手创立康师傅品牌的顶新集团创始人魏应州正式从行政总裁的位置上退下来了。但他是不会离开康师傅的,也许会为了自己的事业一直奋斗下去,因为这样的人就是为了事业而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