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贷多头借贷漩涡调查:复借率达70% 平台“数据互倒”成潜规则
有借款人表示,“我借了9家平台,8家逾期,最后这家月底也要逾期,不打算还了,按照他们的利息我永远还不清,我现在想的就是多撸几家平台,撸到就是赚到。”
赌博、高利率另许多现金贷用户陷入“拆东墙,补西墙”多头借贷。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向多家平台申请贷款,等着逾期。
他们高喊着“我凭本事借来的钱,为什么要还?”。
他们还成立了反催收QQ群与催收进行对抗......
源头
王洁(化名)是某现金贷平台做客户关怀的人员。
“我接触到的多头借贷客户很多,一般出现多头借贷的原因,‘拆东墙补西墙’和赌博。”王洁称。
事实也是如此,近期,QQ上出现很多名为“反催收”的群组,有些群主人数超过200人,他们每天的话题几乎一成不变——除了反催收就是撸平台。
王浩就是其中一个群的群主,同时,他也是多头借贷用户之一。
王浩展示了自己手机上的借款APP,共有17家平台,分别是用钱宝、网商银行、工银融e联、中国工商银行、现金巴士、马上金融、借的快、信用金库、先花一亿元、给你花、小葱钱包、极速钱包、指尖钱包、借钱快、嗨钱网、信而富、美借。
王浩直言,“这17个平台我全都撸过了,逾期的平台有两家,分别是小葱钱包和指尖钱包。”
“真心不想撸了,想上岸,可是上不去。”王浩称,“群里每天都不断有新人加入,‘入水’的人越来越多,从来没见过上岸的人。”
王浩“入水”是因为买手机,前期他向一家平台借款,由于利息、逾期费用高,自己还不上,就又借了几家平台,从此过上了“拆东墙,补西墙。”的日子,现在王浩的欠款有三到四万。
事实上,像王浩一样渴望上岸的借款人还有很多,有的将自己的群昵称改成了“离岸越来越远”、“上岸好难”、“上不了岸了”等。
上岸
张伟是该QQ群成员之一,据他介绍,自己在25个借款平台贷了款。
“我欠款是因为‘网赌’,去年一年就输掉了30多万,今年输掉了几万元。”张伟称,现在不玩了,但日子过的很艰难。
同时,该群又有一个借款人小李在群里公布了自己赌钱的亏损情况,“一万玩三把,2000、3000、5000。”,群里的诸多借款人纷纷劝其回头是岸。
小李表示,“我借了9家平台,8家逾期,最后这家月底也要逾期,不打算还了,按照他们的利息我永远还不清,我现在想的就是多撸几家平台,撸到就是赚到。”
张伟直言,像小李这样的存在逾期无法还款的情况很多,“不过群还不错,群友之间都比较走心,感情甚至超过了一些亲人。”
在群里,有遭遇平台催收轰炸的借款人诉苦时,群友就会帮助他出某划策,对抗催收。
“催收轰炸你,你可以呼叫转移,原来有个人就轰炸我,我转移到他自己的手机上,现在没动静了,也不轰炸了。”
QQ群里有借款人表示,不接催收电话,每当催收发来信息的时候我就回他一句“凭本事借来的钱,我为什么要还。”
据了解,目前,市场上不同的现金贷产品的利率并不相同,高低差异很大。
那么,为什么有些用户不去借低利率的平台而去接高利率的呢?
原罪
“其实这类客户有70%是复借的。”王洁直言,多头借贷是平台是知道的,平台的爬虫工程师可以爬到这些客户的信息。
有些借款人前两次借款成功可第三次却失败,原因就是平台发现该借款人多头借贷过多,没有还款能力了。
形成多头借贷最重要的原因是,在现金贷行业内有一条名为“数据互倒”的潜规则。
“这并不是说买卖数据,而是在合法范围内,将流量输出。”有人称,如平台在贷款超市购买流量(现金贷平台在贷款超市认证信息后,贷款超市会进行推荐平台,这就是购买流量。)。
据了解,目前,一般平台的新客通过率不超过50%,能达到60%就已经非常高,而买来的流量中有至少有40%浪费了。
花钱买来的流量,如果风控没通过,平台也不会任由其白白流掉。
近期,一些平台开始跃跃欲试,将买来的、风控没通过的数据导进行平台间的互导。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在借款失败的页面上挂一个其他平台的H5链接,借款失败的人点击链接就会跳转到其它平台上。”某现金贷平台相关负责人表示,这种简单粗暴挂H5链接的方式,在什么都不维护的情况下,赚取的流量费也很高。
“多头借贷对于平台和借款人都不是好事。”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薛洪言直言,对平台而言,会使授信模型失真,贷款变不良的概率大增;对借款人而言,负债额度超过自身可承受程度,很容易因现金流断裂而陷入逾期,一旦逾期,则埋下遭遇暴力催收的隐患,甚至可能诱发借款人做出不理性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