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实业家变身资本大佬,乐百氏失利后他这样开启“第二人生”
二十年前,娃哈哈有一个最大的竞争对手,叫乐百氏。
和娃哈哈一样,乐百氏也有着丰富的产品矩阵,保健品、乳制品、饮料等等。在连续6年的时间里,乐百氏都稳坐全国市场占有率的冠军之位。
其后,乐百氏以200亿的价格被法国达能集团收购,从闻名全国的大型食品饮料企业“转型”为单一的饮用水企业。
2016年,乐百氏被达能出售,卖给了国内的盈投控股,从此愈发悄无声息。
从红极一时到寂寂无名,曾和大大卷、大白兔奶糖一样填充着80后童年味道的乐百氏,这些年都发生了哪些事?它的创始人何伯权又经历了什么?
白手起家,创造乐百氏奇迹
1960年出生,何伯权早年的经历比较复杂:15岁辍学,做过3年下乡知青,当过教师、商店售货员、镇团委书记、药厂副厂长。
多样的职业生涯,为何伯权下海经商集聚了能量。
1989年,中山市小榄镇政府出资95万让何伯权投资办厂,时年28岁的何伯权一眼相中乐百氏这个牌子。
于是,在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小办公室里,何伯权和4个年轻人创办了“中山市乐百氏保健制品有限公司”,并与中山医科大学等多家单位联合研发出畅销全国的“乐百氏”乳酸奶。
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小品牌到驰名全国,何伯权用了5年时间,并创造出乐百氏奇迹。
1993年,乐百氏成为全国乳酸奶第一品牌,并将这一殊荣保持了6年。
“婚变”出局,达能“玩不转”乐百氏
变数发生在2000年。
面对国内外巨大的市场机会及竞争对手的逐步国际化,乐百氏过去10年的高增长让何伯权意识到投身资本市场的必要。
2000年3月,在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的斡旋下,乐百氏与法国达能正式签订协议,共同投资组建"乐百氏(广东)食品饮料有限公司"。
这场跨国并购,达能出资23.8亿美元收购乐百氏92%的股份,成为公司真正的控制者。小榄镇政府占5%,何伯权及其合伙人则仅占3%。
联姻的时候喜闻乐见,相处的时候问题重重。
2001年,乐百氏10个多亿的销售额与娃哈哈60多亿的销售收入差距太大,急于求成的法国人想“逐客”,何伯权遭遇“婚变”。
2001年年底,原乐百氏总裁何伯权等五位创业者宣布集体辞职,随后,乐百氏便陷入常年亏损的境况。
虽然达能针对乐百氏的问题采取了诸多行动,但乐百氏的发展仍未按公司预想的情况得以扭亏为盈。总之,达能“玩不转”乐百氏。
2013年,“乐百氏食品饮料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乐百氏饮用水有限公司”,原本丰富多样的产品体系仅剩饮用水得以保留。乐百氏品牌就这样被达能日益边缘化,直至被抛售。
游学归来,实业家变身投资人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被清洗出局的何伯权没有自怨自艾,去了哈佛大学游学,并找到了新的人生。
2003年,43岁的何伯权回国,正式开启了向投资家转型的征程——在广州成立今日天使投资公司,成为天使投资人。
外界熟知的7天连锁酒店,是何伯权投资的第一个也是最具典型意义的项目。2009年11月,7天连锁酒店在纽交所正式挂牌上市,是今日投资旗下首个上市企业。作为最大股权持有者的何伯权,狠赚了一笔。
随后,何伯权先后投资了久久Y、在线钻石销售商九钻网、体检健康管理机构爱康国宾、万乘金融服务集团等。迄今为止,何伯权先后投资了10多个项目,目前至少还有7个项目没有退出。
最近,何伯权投资喜茶的消息再次引发外界关注,这也是其继七天连锁酒店之后最具话题性的案例。
谈到什么样的项目容易受到投资人青睐,何伯权提到了三个字——“差异化”。他表示,如今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每个人每天都在接收大量的信息,企业只有打造出自己与众不同的竞争力并传播出去,才能降低失败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