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真的改变了银行?13年后银行将消失?这些关键数据你知道多少!
传统银行员工在以前那是父母辈儿口中的铁饭碗,对着刚毕业的孩子说,邻居老王家的儿子进了银行工作了,可得努力,争取也能进去。
在以前人们心中,银行是最有安全感的理财助手,有多少存款都乐于交给银行帮忙打理,银行推出的各式各样理财产品,都争相的讨论和购买。
作为传统金融业的母机构,银行一直有着高大上的工作环境和稳定的薪资待遇和良好的社会地位一直是很多求职者梦寐以求的地方。
曾经的传统银行的统治地位毋庸置疑。其发展速度也是比较缓慢和陈旧的。近年来,银行主要面临金融科技的创新和消费习惯、交易转变的各方面的压力。
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曾说过,银行不改变,就要改变银行。这句话似乎得到了印证。
旗下的蚂蚁金服推出了很多普惠政策和产品,花呗、蚂蚁借呗、余额宝都是时下受到各阶层用户的欢迎,马云更是推出了首家民营金融银行浙江网商银行,互联网+概念正在悄悄改变着人们的消费和理财习惯,互联网金融及其创新的科技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智能移动终端的的广泛应用,银行业对人工智能的应用,银行的经营状况步入了很多专家所说的“资本寒冬期”后,银行物理网点增速放缓甚至减少,银行对柜员的需求已经没有那么高的程度了。
实体网点投资回报率低,金融科技对银行业务的替代性在逐步加大,随之而来的就是大幅降薪、裁员甚至在高管纷纷出走,银行不再是一个香饽饽,而是面临着巨大的危机和挑战。
刚刚公布不久的半年报告中显示,五大行截止2016年减员规模达10%。
银行迎来新一波的降薪潮,尤其以国有大行为首,近三年间,减员冲1.7万余人增至5万人,这个数字还在上涨,短短时间,银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此同时,银行网络交易数据则有着与之相对比的巨大差距,去年,银行金融机构离柜交易近1800亿笔,其中民生银行的离柜率竟达到了99.27%!
不止是国内银行业受到了冲击,比如在欧洲,法国巴黎银行宣布在2020年把之前原有的1964家支行中关闭200个,同时还从比利时现有的785家支行中关闭153个。此举也是不得之举,客户偏向互联网在线服务使得银行利润大幅下跌,不得不得为了节约成本而裁员不断。
甚至有人还称预言,银行将在2030年可能会“消失”,以前人们印象中的“养老胜地”估计将不复存在。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突飞猛进的发展,银行业也开始兼任工作智能引入了金融业的前后端,去处理信息安全、风控及资产管理,运用大数据多维度的扩宽应用场景,更大限度和客户互动,对客户的消费和爱好进行收集和筛选,提供更为精准的定位和客户征信状况,极大的提高效率。
为此,银行也在积极开展应对措施和转变:我们可以看到,各大行已经开始了智能化的应用,许多银行都配备了“智能柜台机”,满足了个人贷款、转战汇款、外汇、投资立场、公司业务等等100余项的业务需求,简单快捷,不再需要各种无尽的排队和等待;
2015年国内首个智能机器人“交行小e”正式亮相,相比于人工客服,机器人能够24小时无休地提供客户服务,比如转账、还款、查询等功能,据称,一个机器人能够抵得上9000个人工客服的工作量。
近年来,银行人员配置也出现了一个显著的变化,校招传统岗位大量减少,但对IT等科技技术人员的需求大幅增加了。
那么这就意味着在以后,各金融机构的人工客服、柜面工作人员甚至是高管也将被人工智能所取代,人才转型面临着更大的困难。
所以,我认为银行的饭碗其实不是谁谁去故意砸碎,而是整个社会的发展导致了如今银行的变化,科技进步、人工智能的出现和应用,也将迫使银行甩掉之前“财大气粗”的固有形象,不论如何,想要跟随着时代的步伐,银行业和人工智能的结果是未来必然的选择。
而对于我们个体的发展,也需要在思想上进行转变,学习和探索未知才是顺应这个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