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2岁的穷小子到叫板马云的商业大佬,身家1650亿
过去经常流传一个段子,王卫是马云最想见的人,但是王卫却极其低调,甚少在国内出席活动,如果不是因为顺丰现在在中国快递业太过出彩,甚至许多人都不认识这个商业大佬。
不久前,顺丰与菜鸟的一次冲突,让我们第一感受到王卫的强硬态度。今年6月初,菜鸟称,顺丰突然宣布关闭对菜鸟的数据接口。截至中午,顺丰已停止给所有淘宝平台上的包裹回传物流信息。顺丰则称,菜鸟要拿去不属于自己的数据。
后来马云说,事情发生后,顺丰创始人王卫给他打了电话,顺丰和菜鸟之间有小摩擦很正常,两夫妻也吵架。
从这个事情反应出了几个问题,王卫这个低调的商人,甚至是有能力叫板马云的,至少他跟马云这样的人对话是平等的。在刚刚发布胡润2017富豪榜单上,马云全球排名20位,华人第一位,而紧跟其后的,不是王健林,也不是马化腾、李彦宏等互联网大佬,而是顺丰快递的王卫,王卫身家达到了270亿美金,折合人民币1650亿。
时间回到20多年前,王卫还不过是在深圳街头骑着摩托车送货的小伙子,他凭什么可以创办下顺丰这样的一个快递帝国,又是如何成为比肩马云的商业大佬?
1971年,很普通的一天,王卫出生在上海。迎接王卫的,是母亲不住的啜泣声和父亲的泪水,这个孩子能生下来,太不容易了。他的父亲,是部队里的俄语翻译,母亲是大学老师,虽然都是高知分子,可王家人却生活得并不容易。
王卫7岁那年,文革刚结束,一家人就匆匆忙忙移居去了香港——可以想象,这个家庭得是遭受到多么难以言说的迫害,才会选择毅然决然地离开故乡,但这究竟是不是真相,怕是无人知晓了。在香港的日子很苦,父母的学历不被承认,在王卫的记忆里,他们只能靠出卖劳动力做一些低端工作才能勉强维持生计,但依旧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因为穷,一家人受尽了白眼和歧视。这种流落异乡和任人欺凌的痛苦,让年幼的王卫身上多了一丝江湖气。
高中毕业后,王卫就不上学了。他开始琢磨怎么挣钱,怎么帮父母分担一些生活压力,于是他跑到印染厂上当小工,手上磨出的血泡一个比一个张牙舞爪。 身上带有江湖气的人,天生具有凝聚力,又怎么会甘心做一个小工呢?
1993年的广东深圳街头,经常会看到一个年轻的小伙子,骑着一辆摩托车穿行在小巷里。和其他人摩托车后座上坐的是美女不同,这辆摩托车的后座上全是包裹,这个小伙子,就是王卫。
初时,王卫仅是受朋友所托,从香港将包裹免费运到深圳指定的人手中,回来时也将一些信件带到香港,得到的无非是朋友的友情和一顿吃请。久而久之,托王卫送包裹的人越来越多,又不好意思每次免费,于是“小打小闹”的塞给王卫一些红包。王卫也因此结识了众多好友,那时的王卫也从这些友情上看到了商机,既然市场需求这么大,能否成立一家小公司,专门做运送业务呢?
王卫将他的想法向经常托他送货的人咨询,得到的回答非常爽快,“如果是这样那就太好了,以后运送包裹的业务,就全交给你。”随后,王卫将想法向父亲诉说,父亲的支持使他得到了创业最初的10万港币。
在香港砵兰街,王卫寻找到一间仅三十多平方米的小店面,有了立足之地,又联系平时关系比较好的朋友帮忙,将想法说出来,有的感兴趣,有的则不置可否,哈哈一笑。
最终,王卫与5个朋友合作,成立了专送快件的小公司。王卫和小伙伴们肩背大旅行包,手里拖着行李箱,一趟趟来往于深港两地。那时王卫提供的运送快件服务,仅收取40元,而同样的快件,其他竞争对手则为70元一件。
刚刚起家的王卫,事实上也正是依靠低价策略,从竞争对手中抢得了一片小小的天空,迅速壮大。
王卫在回忆这段艰辛的创业岁月时说,我22岁开始创办顺丰,25岁公司初具规模,算是赚得了第一桶金。
快递业的迅猛发展,也造成了大量快递公司的出现,想要占领市场,必须尽快在国内布点。
布局国内市场需要大量资金,王卫在银行很难得到充裕资金,于是不得不一次次将商铺或者是物业抵押给银行,这是最为快捷的获得贷款的方式。
从银行拿到的钱,变成了全国各地的一个个网点,而竞争对手更为疯狂的开店方式,使得王卫只能一次次将物业押给银行,计有九次之多。快递业开设分公司最为疯狂的2005年,资金也成为限制顺丰发展的主要障碍。不开店,便会落后,王卫在想了三天三夜之后,将顺丰公司作抵押,向银行贷款420万元,以用于开拓国内业务。
自此,基本上国内任何一个城市,都会有顺丰的快递网点,这在增强顺丰渠道的同时,也大大增强了获得快递单数的能力。如雪片飞来的快递件,让王卫开始动起了更大的念头:用飞机送快递。
2002年,王卫收权成功,顺丰顺利从加盟制转为直营制,顺丰在深圳设立了自己的企业总部。随后顺丰开始订立国内高端快递行业的定位。2003年,随着顺丰的队伍不断扩大,王卫把他的目光转向了天空。与扬子江快运签下合同,使顺丰成为国内第一家使用全货运专机的民营速递企业。
创业18年来,王卫从未接受任何媒体的采访。“你们百分之百采访不到他。”一位物流快递行业资深人士告诉我,“有一次,邮政部领导都递话了,他还是委婉拒绝。”另外一位行业报主编则说,多年来,他们一直邀请王卫“来编辑部坐坐,不是采访,就是内部交流”,王卫答应归答应,但是从来没有出现过。就连顺丰的企业内刊《沟通》,出版7年,也从未出现过这位掌门人的面孔。倒是有那么几次,这本月刊上刊登了王卫的照片,不过都是背影或者极其模糊的侧面照。
2016年4月,北京,顺丰上市前夕。一顺丰小哥着急送件,不慎剐蹭了一辆现代。其实并没有多严重,但是车主不依不饶,还恶语辱骂,并且连续掌掴6次,掌掴声次次清晰可闻。王卫知道后怒不可遏,撂下一句狠话:“我王卫向着所有朋友声明!如果我这事不追究到底!我不再配做顺丰总裁!”
老大发了话,公司高层立即跟进,先是出钱给小哥做了伤情鉴定,然后表示不接受调解和赔偿,只要求追究刑事责任。有人掌掴自己的员工,王卫感觉这和掌掴自己并无两样。被欺负了,就干他,还得往死里干,失去什么,也不能失去做人的尊严。顺丰上市那天,王卫带着被掌掴的小哥去敲了钟。然后又自掏腰包,给40万员工发了十多个亿的红包,红包金额最低1888元,最高超过1万元。
在顺丰的年会现场,王卫提到了一张顺丰小哥在大雪中吃盒饭的照片,堂堂七尺男儿,竟然当着所有员工的面,心疼的嚎啕大哭。
王卫身上有着一种让我非常敬佩的精神,他的孤傲让他在企业家里显得很不合群,但是因为这样的孤傲让顺丰在中国的快递业独树一帜。他重情重义,这一点与刘强东颇为相似,甚至有点像水浒里的草莽英雄,他出身贫寒却敢做敢为。
多年以来,顺丰一直坚持不上市,虽然最后还是走上了资本市场。像顺丰这样不追求虚的市值,只是踏踏实实把每一个包裹送好的公司,确实才是真正配得上高市值的公司。中国不缺贾跃亭,最缺的是像王卫这样兢兢业业做事,低调的把事业做好的企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