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牛魔王”,中国红牛被泰国红牛告上法庭!
“真假牛魔王”,中国红牛被泰国红牛告上法庭
早在2015年,中国红牛官网数据就显示,中国红牛营收230.7亿元,一跃成为全国销售第一的饮料单品。然而,作为我国的功能性饮料的领军品牌,红牛的商标纠纷问题却从来没有断过,而且越演越烈。
近日,中国红牛的包装供应商——奥瑞金包装股份有限公司连续发布公告,称其近来收到来自泰国天丝医药保健有限公司(泰国红牛)的民事诉讼材料,其要求奥瑞金立即停产,销售以及销毁所有已销售和库存的带有“红牛”、“REDBULL”及图形产品,并支付赔偿泰国红牛经济损失3000万元以及原告制止侵权行为产生的合理支出共计50万元。
目前,奥瑞金已经发布了临时停牌公告,但作为华彬多年的合作伙伴它也同时表示了在这起商标纠纷得到最终解决、诉讼得到最终判决的结果前,奥瑞金还将正常履行义务,继续为中国红牛供罐。
据公开的资料显示,红牛维生素功能饮料1966年诞生于泰国。1995年12月,在华彬集团正式拿到泰国天丝医药集团的授权之后,中国红牛也随之诞生。据称,授权合约于2016年到期,但中国红牛违背合约,其在未续约的情况下继续生产中国红牛。而泰国红牛和中国红牛的纠纷也是始于此,而且情况越演越烈。
对于红牛商标授权到期这件事,华彬集团始终对外界的各种声音保持沉默。而早在之前就有相关报道称,并不是华彬集团没有续约红牛商标授权的意思,而是在此期间商标授权始终拿不下来。
一直以来,泰国红牛和奥地利红牛都虎视眈眈于中国红牛在中国大陆的大销量。期间,奥地利红牛要求占股40%,并且泰国天丝也一直在抢注商标,目前其一共注册了6种图案,涉及的“国际分类”几乎涵盖了所有品类,且均为独占性商标。所以,一旦授权到期那华彬也没有别的出路。
在此期间,红牛商标持有者的泰国红牛还希望中国红牛和奥地利红牛合并经营。然而,从目前的市场状况来看,进口红牛的销量远远不及中国红牛的销量,这让华彬集团的董事长严彬一度陷入商标决策的僵局。
然而,这不免让我们想起了当日广药和鸿道集团的王老吉之争。当年加多宝租赁王老吉商标。鸿道拿到王老吉这个商标之后,便以王泽邦后人的凉茶配方,生产出了我们之前所熟悉的红罐王老吉凉茶。
之后,鸿道开始在市场上大展拳脚,并斥巨额资金进行广告宣传,把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商标打造成一个民族品牌,尤其是在06年德国世界杯期间那一句:“怕上火就喝王老吉”。从那之后,王老吉就登上了世界的舞台。
然而,面对日益上涨的品牌价值,广药是坐不住的。除了要求增加租赁费之外,广药做出了一个荒唐至极的决定,那就是借着王老吉的品牌效应开始实施“大健康产业战略”,这个战略的意思是将“王老吉”做成共享资源向各个领域扩散:药酒,食品,药妆以及运动器械等各行各业。
这不仅大大地稀释了鸿道对“王老吉”的享有权益,再说,凉茶和运动器械?一想到满屋的运动器械里突然冒出一推王老吉凉茶:怕上火就喝王老吉!那个场面实在不能想象。也就是那时候,鸿道和广药的战争开始。
在最后的判决中,鸿道虽然败诉而被迫将之前的“王老吉凉茶”改名为“加多宝凉茶”,但鸿道靠着惊人的营销手段将自己的旗帜冉冉升起。反倒是广药,拖着昔日辉煌无比的“王老吉”慢慢地落进尘埃里。
这么说,其实今天的华彬还有点像昔日的鸿道。简而言之,就是严彬完完全全有能力再造另一个“红牛”。目前,严彬手里握着5个生产基地中的3个,除此之外,多年来,华彬集团就撑起了中国大陆庞大而结实的市场从而掌握了红牛的渠道体系。
其实,注意观察也会发现这次的商标诉讼中有那么一些微妙的关系。
在与中国红牛争锋相对之前,泰国红牛选择把矛头先直指与华彬合作多年的奥瑞金而不是华彬本身就说明了,和解也不是不可能的。
但是,不管这是拥有和解余地的暗示,还是正面交锋之前的警告,最后还是胜者为王败者为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