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部:地方委托投资养老金1721.5亿已到账并开始投资
人社部政策研究司副司长卢爱红 图片来源:中国网
中新经纬客户端7月28日电 28日,人社部政策研究司副司长卢爱红在人社部2017年第二季度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截至6月底,北京、上海等8省区市已经与社保基金会签署了委托投资合同,合同总金额4100亿元,其中的1721.5亿元资金已经到账并开始投资。
根据发布会介绍,人社部将全面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现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的养老保险制度并轨。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打通职工和居民两大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通道。
卢爱红称,人社部会制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努力实现基金保值增值。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维护城乡居民公平享有基本医疗保障的权益。
卢爱红表示,目前基金规模不断扩大,安全性进一步提高。2016年,各项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合计5.36万亿元,比2012年增加2.28万亿元;基金总支出合计4.69万亿元,增加2.36万亿元。2016年末五项基金累计结余6.63万亿元,抗风险能力得到增强。
卢爱红在发布会中称,截至6月底,北京、上海、河南、湖北、广西、云南、陕西、安徽8省区市已经与社保基金会签署了委托投资合同,合同总金额4100亿元,其中的1721.5亿元资金已经到账并开始投资,剩余其他资金将按照合同约定分年分批到位。还有一些省份也正在积极的推动这项工作。
他表示,下一步,人社部重点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抓合同签约。对各省区市的情况进行分析,确定委托投资的重点地区,加快工作进度。同时研究推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委托投资。
二是抓日常监管。研究开发投资监管信息系统,提高信息化监管水平。建立以投资绩效管理为核心的考核评价体系,科学评价基金整体、各类资产、投资组合的投资业绩,完善激励约束机制。
三是抓制度规范。制定信息报告披露办法,明确披露方式、披露渠道、披露频率等等,促进信息公开透明。(中新经纬APP)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