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德“韩”冬?韩国最大车企在中国混不下去快停产了!
如果说有什么最能够成功阻挡韩国人在中国市场的扩张,应该没有比“萨德”更有力的了。继乐天集团、韩国旅游业之后,韩国工业的“国宝”现代汽车也在华遭遇滑铁卢,甚至于近期出现了停产!
事实上,进入2017年以来,韩系品牌在华销量一路下滑,遭遇血崩。以北京现代为例,2017年上半年销量同比下降了45%。中国作为韩国现代全球最大的市场,如此血崩造成的后果很严重。数据显示,受中国市场销量“断崖式”下跌(同比下降64.2%)影响,韩国现代汽车2017年二季度整体净利润暴跌近50%。
近一年内现代汽车销量暴跌(单位:万辆)
有趣的是,在2017年J.D. Power中国市场汽车品牌可靠性排名上,现代力压包括宝马、奥迪、捷豹等豪华车品牌,夺得第6名的好成绩,这充分说明了现代汽车在品控和售后方面的优秀。然而“消费者认同品牌却不购买产品”的怪现象,恰恰说明了现代汽车面临的销量危机并不是由于自身品质而造成的,最终的矛头还是指向了“萨德”事件导致的中国人拒绝韩货的消费心理。因此,说现代是被“萨德”所拖垮也不为过。
J.D. Power汽车品牌可靠性排名
作为中韩合资企业的北京现代,尽管有着连续五年迈过年销百万辆门槛的辉煌战绩,在今年的汽车市场中却急转直下。8月29日,北京现代被曝出由于拖欠供应商货款,导致4家工厂全面停产的消息。尽管在8月30日北京现代方面透露,4家工厂已经陆续复产,但欠款问题仍在交涉。不仅仅是北京方面出现危机,今年7月19日于重庆正式落成的北京现代第5家中国工厂原先拟定于8月投产,目前也处于停滞阶段。
无独有偶,前段时间在韩国本土发生了因未提高基本工资而导致的工人频繁罢工事件,损失达2.64亿美元。虽然韩国现代本土工人罢工与北京现代销量血崩并无直接关系,但净利润的暴跌的确成为了韩国现代工人罢工的潜在因素。实际上,无论是从品牌、市场、还是消费者等诸多方面,现代汽车在华销量血崩都有其内在原因。
现代汽车韩国工厂罢工
然而,停产的背后还有更值得玩味的地方。让我们来回顾一下这次事件的关键节点:
8月29日上午,路透社报道消息:韩国现代一位发言人表态称,由于零部件供应中断,现代汽车已暂停其在中国全部4家工厂的生产。
8月29日晚间,多家媒体寻找到相关知情人士并证实:北京现代已6个月没有向供应商支付报酬。
8月30日晚间,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就“北京现代工厂停产”一事紧急发布澄清公告称:目前北京现代生产系统短暂波动已经解决,北京现代全部工厂均为正常生产经营状态。
为何工厂停工这一并不光彩的事情,在北京现代、北汽股份保持沉默的时候,身为合资方之一的韩国现代却率先跳出来予以确认?
据知情人士透露:“北京现代工厂停产”事件,以及在此次事件中,韩国现代出乎意料的表现,是北京现代中韩合资双方矛盾激化的表现。而双方矛盾的关键,就在于此前引发广泛关注的“拖欠供应商货款”事件之上。早在今年4月,北京现代就跟供应商开始沟通和研究如何降低成本,但此举却遭到了韩资供应商的强烈反对。而韩资供应商之所以如此有恃无恐,原因就是有韩国现代在背后的支持。
事实上,“拖欠供应商贷款”问题其实只是压垮现代汽车的最后一根稻草。现代汽车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中国市场的长期疲软表现已经积累起了极高的经营性风险。销量疲软带来的最直接影响就是企业缺钱,投资无法回笼。同时,销量的持续下滑还将影响银行对现代汽车的风险评级,使得其难以筹集足额的贷款来度过危机。
今年年初北京现代制定的全年销量目标为125万辆,但上半年的销量成绩仅完成该目标的33.2%。随后北京现代方面将全年销量目标下调至80万辆,但如果下半年销售方面仍旧没有起色,80万辆的目标或许也难以实现。事实上,各地区经销商也表现出了对现代汽车的信心不足。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罗磊表示,一个企业设计产能是按照正常的节拍准备上游货源跟下游供给。今年现代汽车在国内的销量可以说出现断崖式下滑,特别是在二季度时下滑相当严重,这种情况下会受几方面影响,一方面经销商会面临大量库存的压力,给上游供应商的结款可能会受到影响。
曾经现代车型依靠性价比优势,确实吸引了大批消费者。在罗磊看来,想要扭转目前的局面必须要提升其核心竞争力,推出更适合市场的产品。“每一个产品都有生命周期,刚开始现代索八推出时出现了一波比较高的销售高峰,因为是全新产品。现在必须拿出一些更好更适合中国市场的产品出来,很快就能扭转。现在中国市场进入全新时期,是市场选择产品的过程,是产品之间的比拼,如果产品真正适合中国市场,产能不是实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