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财经

杨振宁必将永载人类科学史册,一切谩骂毫无意义(图)

时间:2017-09-04 05:19:20 来源:kepu365.cn

杨振宁必将永载人类科学史册,一切谩骂毫无意义(图)

题记:时下,杨振宁先生恢复了国籍,成了中科院正式院士。然而他的回归,非但没有让喷子们住口,反而招来了新一轮谩骂。这究竟是为什呢?

杨振宁必将永载人类科学史册,一切谩骂毫无意义(图)

指责杨振宁先生者,一般无非是聚焦这样几个问题:

一是认为杨振宁先生在国家最需要人才的时候“袖手旁观”。在新中国艰苦创业的年代,他没有选择回国效力,反而成了美国公民。以邓稼先、钱学森等选择在艰苦的条件下回国创业的老一辈科学家为镜子,这一照,杨振宁先生里外不是人。

二是杨振宁先生留在美国搞研究,尽管获得了诺贝尔奖,却一直为美国服务,对祖国科学事业少有贡献。

三是诟病杨振宁先生的黄昏老少恋,认为是他为老不尊。

四是祖国强大了,自己老了,才想起落叶归根。绕回来是,还是第一个话题,祖国需要你的时候,你在哪?

杨振宁必将永载人类科学史册,一切谩骂毫无意义(图)

其实,我们不妨历史地换个角度去想一想。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恰恰是需要像邓稼先、钱学森这样的应用物理人才,而对杨振宁这样的理论物理学者需求并不是很迫切。这样看来,杨振宁先生选择留在美国继续科研事业与邓稼先、钱学森选择回国参与建设并不矛盾。以当时各方面的环境,杨振宁先生在美国可以很快有建树,1957年与李政道一同获诺贝尔奖,就是最好的证明。如果,当时他也回国了,以他的身份,足以淹没在运动当中,不太可能取得学术突破,也就浪费了一次华裔获得诺奖的机会。

杨振宁必将永载人类科学史册,一切谩骂毫无意义(图)

至于邓稼先为了两弹过早地离开了我们,这也可以看作是分工不同,就好比战场上需要排地雷,那就得工兵先上,做工兵当然危险系数就大,就可能先牺牲,但却为下一步赢得胜利扫清障碍。参与两弹一星研制的老科学家们,他们就是发扬了工兵精神,为增强国力扫清了障碍。

杨振宁必将永载人类科学史册,一切谩骂毫无意义(图)

正因为分工不同,杨振宁先生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成果,不仅是有益于祖国的,更是造福全人类的,说他一直为美国服务,不免有失公允,他不过是利用美国先进的条件,做了自己想做的事,他做成的这些事,无疑是为我们中国人争了光的。

杨振宁必将永载人类科学史册,一切谩骂毫无意义(图)

如果说,杨振宁先生跟翁女士结婚之前,人们对他还是敬而有加的,而他再婚后,许多敬重他的人也“倒戈”进入了谩骂的阵营。殊不知,人家的婚姻是你情我愿受法律保护的合法婚姻,应该是一段佳话,本不应该受指责。加之媒体网络引导不力,连清华学子也在网络上发布谩骂杨振宁先生的文章。这其实是一个怪现象,谩骂者倒也不是什么美德的卫道士,更多的则是充盈嫉妒心罢了。

杨振宁必将永载人类科学史册,一切谩骂毫无意义(图)

祖国强大了,杨振宁先生比任何人都感同身受。一个在旧中国凭着美国返还的庚子赔款而实现出国留学的学者,他知道什么是屈辱,怎样叫爱国。至于“父亲不赞成他加入美国籍,至死都不能原谅他”等言论,都是杨振宁先生自述的情节,并非其父生前所讲。

杨振宁必将永载人类科学史册,一切谩骂毫无意义(图)

杨振宁先生对祖国的强大是敏感的,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他敏锐地感觉到中美关系有解冻的迹象,而他也为实现这一目标努力过。自1971年归国访问以来,一直就没有间断与祖国的联系。

杨振宁必将永载人类科学史册,一切谩骂毫无意义(图)

杨振宁必将永载人类科学史册,一切谩骂毫无意义(图)

杨振宁必将永载人类科学史册,一切谩骂毫无意义(图)

据不完全统计,杨振宁先生协助或者直接建立一流物理实验室60余座,为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共筹集约20亿美元的科研经费;为中国1200名科学家出国培训提供帮助,他以清华大学的名义发表SCI论文30多篇,将冷原子、凝聚态物理科研水平领先了几十年,为我国在世界科学界争得了巨大荣誉。

杨振宁必将永载人类科学史册,一切谩骂毫无意义(图)

人类科学史上,将永远铭刻一个名字——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国人杨振宁,这仿佛无人能改变。如此,又何苦谩骂他呢。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投稿合作| 法律声明| 返回顶部

版权所有 ©2015-2017 科普365 京ICP备10002591号-6

(function(){ var bp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var curProtocol = window.location.protocol.split(':')[0]; if (curProtocol === 'https') { bp.src = 'https://zz.bdstatic.com/linksubmit/push.js'; } else { bp.src = 'http://push.zhanzhang.baidu.com/push.js'; }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bp,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