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财经

评级跌入“垃圾级”,中国第五大银行怎么了?

时间:2017-09-11 16:39:48 来源:kepu365.cn

评级跌入“垃圾级”,中国第五大银行怎么了?

近日,信用评级机构穆迪(Moody’s)把按资产规模衡量的中国第五大银行交通银行(BoCom) 的长期/短期存款评级(等同于主体评级)从A2下调至A3;将该行的基础信用评估从baa3下调至ba1;还将其交易对手风险评估从A2下调至A3。此次评级中,交行从投资级跌入垃圾级,引发了社会关切。

“调降交行的基础信用评估是因为,跟其他国有银行相比,交行的融资状况更差,并且市场融资成本升高的环境导致其盈利能力承压,”穆迪在一份声明中称。

评级领域专家指出,三大评级机构对企业的信用评级下调,会对企业开展国际业务产生影响,增加企业的境外融资成本。但这些影响主要来自企业的主体信用评级,基础信用评级只是影响主体信用评级的一个因素。因此,穆迪对交通银行信用评级的调整,对银行经营业务并不会产生明显的实质影响。

尽管事后,穆迪方面也澄清表示,“垃圾级”一说主要是对“基础信用评估”指标的下调结果做出的推断,混淆了评级要素和评级结果二者的概念,是一个误解。然而,交行市场资金占有形资产的比例等指标确实在上升。

总部位于上海的交通银行常跟“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相提并论,但其规模要小得多。而近些年来,中等规模的银行日益依赖存款以外的其他融资来源,主要是银行间货币市场。这是因为,跟银行存款相比,购买货币市场基金或以货币市场资产为支撑的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更倾向于随时地提现,或者把资金转移到其他投资产品上去。

然而,银行从银行间货币市场融资的成本更高,尤其是在今年央行收紧流动性,引导银行间利率升高的情况下。

穆迪指出,交行资金来源相对弱于其他国有银行,在市场资金成本上升的环境下,该行盈利能力承压。2017年上半年,交行付息负债的平均成本同比上升10个基点,其他国有银行的这一指标下降。该行2017年上半年年化总资产回报率为0.91%,同比下降9个基点。

另外,交行存款实力相对弱于其他国有银行,并且在竞争更激烈的沿海地区的业务占比较高。市场资金占有形资产的比例从2015年底的26%上升至2017年6月底的34%。尽管这一上升部分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的中期借贷便利,但即使不包括央行融资,交行的市场资金水平与其他国有银行相比仍相对较高。

不过,穆迪同时也表示,在交行的融资情况与盈利能力发生改善时,会重新考虑调升其评级。具体要求为交行的批发融资对有形资产的占比降到25%以下;资产收益率提升到1%以上;资产质量、资本和流动性状况均保持稳定。另外,中国的宏观经济状况以及银行业的整体经营环境也是穆迪考量评级的重要因素,经济杠杆率的增长得到抑制,以及中国的影子银行风险得到控制等,都有利于评级机构对公司的展望。

交行相关负责人对评级下调一事回应称:“公司2017年上半年各项经营指标稳健,利润增长也好于预期。此次穆迪下调交行评级是过于关注个别指标的表现,存在一定的片面性。”

无独有偶,华尔街日报9月6日发表题为《中国最危险的银行》,报道点名招商银行称,表面上看,招商银行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实现两位数百分比增长,不良贷款余额也大幅下降。但细究下去,就会发现问题正在酝酿。

报道称,招商银行严重依赖理财产品,其发行的理财产品余额约有人民币2.1万亿元(合3,160亿美元),是中型银行中最多的,理财产品不仅为招行带来手续费收入,也是一条融资渠道。然而,在监管部门实施整顿的环境下,招商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较上年减少。如果监管部门加大力度迫使招商银行将所有理财产品计入账目,那么该行将需要筹集人民币1,000亿元的新资本。

此外,报道称招行大量使用了所谓的资产管理计划,上半年这类敞口增加近20%,达到人民币4,000亿元以上,这里很可能是许多不良贷款的藏身之处。

再加上其他一些业务和资金问题,招商银行目前1.3倍的市账率过高。报道称,在中国银行业面临艰难时期的情况下,招商银行应该是最令人担心的银行。

综上所述,海外机构对于中国银行业的担忧可见一斑。比起账面上的问题,外媒对于以交行、招行为代表的中国“不大不小”的银行在监管去杠杆环境的生存发展产生了质疑。

融资线认为,国内金融业确实存在一定的泡沫,银行存在负债上升的情况,因此当前强调的金融“去杠杆”、回归“服务实体经济”,其实是在我国经济长期保持稳健运行的大背景下,以银行业为代表的各类金融机构正在通过改革转型适应经济新常态的要求。穆迪等国际评级机构对中国银行机构的调查与结论,更多地聚焦在一些短期指标上,但短期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并不能反映中长期趋势。当前我国提出坚持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推动金融回归本源、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并严苛防控金融风险,相关措施作用下,经济运行持续呈现稳中向好态势,特别是实体经济的回暖复苏,将在中长期推动银行债务率、盈利能力等指标的持续改善。

因此穆迪等国际评级机构的评级,完全不需要特别看重。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投稿合作| 法律声明| 返回顶部

版权所有 ©2015-2017 科普365 京ICP备10002591号-6

(function(){ var bp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var curProtocol = window.location.protocol.split(':')[0]; if (curProtocol === 'https') { bp.src = 'https://zz.bdstatic.com/linksubmit/push.js'; } else { bp.src = 'http://push.zhanzhang.baidu.com/push.js'; }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bp,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