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财经

一线乙肝药价暴跌,GSK为何甘心“割肉”?

时间:2017-09-11 20:25:22 来源:kepu365.cn

一线乙肝药价暴跌,GSK为何甘心“割肉”?

近日,国家卫生计生委等七部门联合向社会发布首批国家药品谈判结果,其中,慢性乙肝一线治疗药物葛兰素史克(GSK)旗下替诺福韦酯(商品名韦瑞德)降价幅度为67%,与其他两种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药物埃克替尼(54%)和吉非替尼(55%)相比,其降幅最大。原因为何?GSK高级副总裁季海威表示,大幅度降低药价可使药品更具可支付性,若降价举措能尽快与医保支付政策衔接,可使更多患者尽早从国际和国内指南公认的一线乙肝治疗药物中获益。

一线乙肝药价暴跌,GSK为何甘心“割肉”?

韦瑞德

降价构建“三赢”局面 进一步提高药物可支付性

据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公布数据显示,中国约有2800万为慢性乙肝患者,占全球乙肝患者总量的三分之一,但仅有19%的患者得到了规范化的治疗。

“只有让药品价格更加低廉,并与各地医保支付政策实现对接,才能使更多的乙肝患者从全球创新药物中获益。”季海威说,“研发创新药物并在全球范围内提高其可及性是葛兰素史克的承诺。在全球CEO安伟杰爵士的领导下,葛兰素史克在过去的八年中,在全球范围内已实行了分级定价,并积极支持公共卫生基础建设,同时和很多国际机构合作创新项目,比如全球疫苗免疫联盟(GAVI Alliance)等。本次与中国政府的药价谈判,体现了我们量价挂钩的策略,有助构建‘三赢’局面,即患者受益,可以减轻经济负担;政府可以加速提高创新药物可及性;药企可以以更低廉价格把创新药品引入市场,实现‘以价准入、以价换量’,以确保合理的利润空间。”

据了解,此次谈判的药品之一替诺福韦酯,是世界卫生组织和中国最新指南推荐的一线治疗慢性乙肝的口服药物,其对于慢性乙肝患者的治疗适应证广泛,对妊娠期妇女具有很好的安全性,且可用于各种耐药的慢性乙肝患者的治疗。季海威指出,若谈判结果成功“落地”,会推动整个行业游戏规则的变化,有助于带动医药行业中更多的企业加入类似的试点项目当中,共同致力于为患者更快地带来创新药物,进一步提高药物的可及性和可支付性。

一线乙肝药价暴跌,GSK为何甘心“割肉”?

有“药”可治关键还需医保推进

暴跌的药价何时能传导给患者,关键取决于和各地医保政策的衔接。”北大医药管理国际研究中心主任史录文指出,目前,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涵盖了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城乡居民大病保险(重大疾病医疗保障)等多种保障形式。如何让药价谈判的结果尽快与多种医保政策有效衔接是当务之急,这将决定患者何时能切实享受到相对低廉的创新药,而药企也可尽快通过与各医院招采部门的挂钩,获得药品的真实用量,制定合理的药品生产计划。

“中国政府在推动全民医保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成就,人社、卫生等部门在大病医保、医保支付制度改革等方面所作出的努力及取得的进展让我印象深刻。”季海威表示,价格谈判结果尽快与各地医保支付政策衔接,就可以真正解决创新药物进入市场所面临的价格压力,打开了长期束缚的‘枷锁’,让更多新药进入中国市场,满足更多病患需求。所以葛兰素史克会在各个方面积极配合政府一系列举措,使谈判结果早日惠及更多患者。”

一线乙肝药价暴跌,GSK为何甘心“割肉”?

一线乙肝药价暴跌,GSK为何甘心“割肉”?

如此篇文章对您有用,欢迎收藏与转发。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投稿合作| 法律声明| 返回顶部

版权所有 ©2015-2017 科普365 京ICP备10002591号-6

(function(){ var bp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var curProtocol = window.location.protocol.split(':')[0]; if (curProtocol === 'https') { bp.src = 'https://zz.bdstatic.com/linksubmit/push.js'; } else { bp.src = 'http://push.zhanzhang.baidu.com/push.js'; }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bp,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