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反悔不愿售华发动机技术?专家给中国吃一颗定心丸
日前俄媒一则报道引起了国内媒体的关注,据报道,乌克兰地方法院以“涉嫌转移国家资产”的理由,暂时冻结了一家中国公司在乌克兰航空发动机巨头马达西奇公司41%的股份,另据报道,这家中国公司通过各种方式实际上已掌握了马达西奇超过一半的股份,成为名副其实的最大股东,这个消息传出后无疑让很多关心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人感到惊讶,马达西奇公司在乌克兰有着“动力沙皇”的美誉,原来这家乌克兰的国宝级航空企业不声不响已经被中国人控股了?
而拜此次事件所赐,这家名为天骄航空的中国企业也正式走上了前台,实际上中国军迷对该企业并不陌生,从2015年开始天骄航空就开始与马达西奇展开合作,双方投资在重庆兴建了规模庞大的航空产业园,希望将乌克兰的航发技术引进中国,加快中国相关产业的发展,而包括乌克兰第一副总理库比夫和驻华大使在内的多位高官也对中乌航空合作给予了高度评价,为何刚过了没几天,就传出要“冻结中方股份”的消息,难道中乌发动机合作要出现变化了?
熟悉乌克兰国情的专家表示,其实中国网友大可不必对这件事太过担忧,正如空军专家傅前哨所说,中乌进行商业合作是大势所趋,不会受到个别事件的影响。据介绍,乌克兰国内目前正处于大选前夕,由于各种历史原因,乌国内政治情况较为复杂,亲俄、亲西方势力斗争十分激烈,在这种情况下,有人对乌克兰和中国的技术合作“眼红”也是很正常的,要知道发动机技术是航空工业的“桂冠”,不愿意看到中国借助乌克兰技术加速发展的人大有人在。
专家表示,乌克兰作为前苏联的重工基地,继承了前苏联的重要航空工业能力,其中以研发航空动力的马达西奇公司为代表,但是从苏联解体后,由于军工订单的断崖式下滑,马达西奇公司的日子其实也不好过,尤其是俄乌两国断绝军工合作关系后,中国事实上已经成为马达西奇公司赖以生存的最佳合作伙伴,对于中乌航空动力的合作,事实上乌克兰国内的有识之士都给予了积极支持,但是还是那句话,乌克兰国内的局势非常复杂,因此有人出手搅局也并不值得大惊小怪,要知道中国企业现在只要想进行国际并购,都会受到诸多刁难审查,此次事件应当不过是个小插曲罢了。
事实上,乌克兰如果拒绝和中国进行航空合作的话,马达西奇公司也就失去了发展壮大的绝佳机会,要知道中国是未来航空产业潜力最大的市场,如果乌克兰航空企业能借着这股东风进入中国布局,无疑将获得更上一层楼的机会,对于这样一种双赢的互利合作,乌克兰个别地方政府完全没必要小题大做,毕竟包括乌克兰副总理在内的多位高官都已经为中乌航空动力合作背书,可以说中乌合作的趋势已经不可阻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