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大宝贝被中国限制出口,和稀土平起平坐!最狠报复
近日在国际资源市场上爆出了“大热点”这款稀缺金属交易价格猛升50%!它就是金属钨,而我国的钨产量占据全球产量的80%作为全球金属钨最大产量的中国。钨的主体资源分布位于我国的南方丘陵地带,尤其以江西南部最为集中。
那么钨到底是用来干什么的呢?有朋友可能会说~钨就是以前老式灯泡的灯丝啊?这样想的话看来钨也不是什么稀奇玩意。但其实金属钨可是地地道道的战略级金属物资。钨属于有色金属也是现在全球最难得的战略金属之一。钨的最大特点便是其拥有极高的熔点-超过了3400摄氏度。
所以在通讯技术、电子计算机、宇航开发、医药卫生、感光材料、光电材料、能源材料和催化剂材料等,金属钨的作用无法替代。并且在许多武器上也时常能够看到钨的身影,所以可见在现代科技以及现代化武器装备中。金属钨的身影无处不在-这也证明了其本身的稀缺性,和世界各国诸多领域对中国金属钨出口的严重依赖性。
作为国家的战略物资,钨的开采其实是一直受到国家配额限制的。每年在国家的配额计划中,钨的开采量约为9万吨。但事实上还有大量的金属钨被作为钼矿的伴生矿变相开采。所以实际上我国年产钨的总数可能达到了近14万
过度的开采不但造成了了对环境的破坏。也使得国家战略资源的“浪费”和“流失”。也很大程度上“贬值”了钨的市场价值。所以对此等“乱象”国家开始出手了。
国家工信部于今年开始对钨产量做出了明确的产量调整。并且明文指出 一旦“越界”便做出停产整顿的处罚。所以,这才出现了前面虎哥给大家说的国家市场价格暴涨的现象。毕竟物以稀为贵嘛~
然而我们在保护环境制止国家战略物资的流失和浪费。另一边的美日却要跳起了脚。因为美国与日本正是对中国金属钨需求量最大的两个国家。最要命的是,根据市场观察美日两国对金属钨的需求量还在不断上涨总体呈现一种市场复苏的现状。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就会想到另一个东西。那边是我国的稀土资源。曾几何时,稀土这种广泛需求的战略资源也被无情的“贱卖”。而我国为了保护环境而限制稀土的开采也一时引起美日两国跳脚。
因为同样的上述原因,在国际金属市场上钕和镨的国际市场价格也在不断上涨。钴和钒等现代电池材料的价格也出现飙升。并且钌等稀有贵金属的价格也出现上涨现象。
这些现象对于我们来讲简直是有百利而无一害。并且在原材料上我们也可以卡主美国日本的脖子掌握生产,便可以左右国际市场价格。其实在国际市场上这样的做法并非先例。像是中东等富油国家,为了避免“石油贱卖”和获取利益更大化。便在一起“拉帮结派”人为操纵石油的开采量。不但拉高了国际石油价格获得高利润。还将彼此之间的利益相互捆绑内外一条心。它即使著名的“欧佩克”-石油输出国组织。
其实在“卡脖子”这种事儿上,我们可没少吃美日两国的“哑巴亏”。在早期,美国两国以次充好采用落后的技术或产品高价忽悠我们的事情还少?不说制造业生产的方方面面曾经吃了美日的哑巴亏就拿百姓的日常用品-手机。苹果公司也曾经搞什么“区别化对待”,完全“一锤子买卖”手机到手根本谈不上什么售后服务,还是央视的重拳出击才使得苹果公司改正了“态度”。
所以说在讲求“丛林法则”的国际市场上从来都没有什么“善男信女”。有的只能是利益,谁掌握了市场主导权这个最大的砝码-谁就能说了算所以我们一方面能够看到我国在各方面领域的不断进取。
把曾经西方把持的“聚宝盆”整成了“白菜价”不但全面占领低端市场,中端市场也正在“攻城掠地”。高端市场也在开始发力和虎视眈眈。不但挤压了传统发达国家的市场空间,也在诸多领域发起了对西方传统优势领域的挑战。我们也可以看到一大批的中国企业已经慢慢形成了与行业龙头所媲美的实力。还记得许多年前还尚处年幼的时候。教科书上那些西方跨国公司是我们所不敢想想的天天在书本里提到的“本土品牌走出去”也让虎哥感觉有点苍白可谁曾想到风云变幻这才多少年。中国的本土巨头已经悄然变成了国际市场的巨无霸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