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财经

44岁创业,只上过小学,这个传统农妇竟然拿成了亿万富婆

时间:2017-09-21 03:11:33 来源:kepu365.cn

44岁创业,只上过小学,这个传统农妇竟然拿成了亿万富婆

只读过小学的张书英44岁开始创业,如今她拥有固定资产数亿元。她掌权的公司下辖八家分公司,员工3000多人,已成为平谷地区乃至北京市的知名企业。

1943年,张书英出生在北京市平谷县山东庄村。她的童年、少年时代,除了过年几乎没有哪天能够吃饱饭。她家里很穷,兄弟姐妹又多,她没能上学读书,14岁就成了家里的壮劳力。

15岁那年,由于过度劳累张书英病倒了,不停地咳血,因此得到了休息的机会。她去找村支书,争取上学的机会。在村支书的帮助下,她终于能上学了。因为年龄大个子高,一年级不接收,她只好直接上四年级。凭着一股“拧劲”,她不仅跟上了班里的同学,而且很快超过了他们。她的学习成绩在班上一路遥遥领先。

小学毕业后,张书英没有机会继续上中学。不久,她嫁人生了三个孩子,成为了一名传统的农村妇女。

44岁创业,只上过小学,这个传统农妇竟然拿成了亿万富婆

1987年,已经44岁的张书英听人说,北京石景山炼钢厂炼过的钢渣都埋到沟里,不仅污染环境,而且浪费人力物力;后来炼钢厂发明了一种机器,可以把这些废弃的钢渣加上焦炭和岩石,生产新型保温材料;炼钢厂为了无污染地处理钢渣,承诺只要购买机器,他们便可免费提供钢渣。

张书英很兴奋,赊了1.7万元生产材料,借钱办起了“燕兴保温材料厂”。可工厂投产半年,到年底只卖出了600元的货。家里人想打退堂鼓,可是张书英不服气:“开弓没有回头箭,我就不信我不能成功。”

1988年,北京第二纺织小区扩建,跟张书英订了10车岩棉管。这笔生意做完,她赚了2.5万元,捞到了第一桶金。为了方便运货,她又借3000元,花2.8万元买了一辆130大卡车。

44岁创业,只上过小学,这个传统农妇竟然拿成了亿万富婆

1991年8月,中建一局急需140条保温被,必须尽快到位,但经过多方联系仍无着落。其中一位认识张书英的工地负责人,想到了“燕兴保温材料厂”,抱着试试看的心理跟张书英联系要货。张书英想也没想就答应了。她把所有工人召集来,连夜组织生产,一直忙到第二天凌晨5点,上午8点准时把货送到。因此,张书英又多了一个“铁杆”客户。

不久后,张书英“盯”上了大型建筑企业北京北辰集团。可是,人家一看她的小作坊就打消了合作的念头。受到刺激的张书英,重新规划厂区,只用了28天,就建起了一座漂亮的新厂房。于是,她又去找北辰集团的负责经理。这回经过三天的软磨硬泡,对方终于被她说动,签下7600米管子的合同。张书英开始进驻北京。

张书英的“拧”还表现在讲诚信上。北京一个彩管工地工程进入扫尾阶段,其他供货商看到扫尾工程已经没有什么赚头,都纷纷撤离了。那时天气寒冷,工地急需“直埋管”,向张书英求助。当时她厂里已经没货,马上生产也来不及。大家都说这个订单不能接。张书英却坚持“帮别人就是帮自己”。于是,她冒着风雪,开车带人到600多里外的河北一家企业去找。为了节约时间,他们连续24小时没有进食,终于在第二天准时把货送到工地。

44岁创业,只上过小学,这个传统农妇竟然拿成了亿万富婆

2001年,59岁的张书英相中了和建材毫不相干的饮料项目。平谷盛产桃、野酸枣、山楂等山货,她就用平谷的野生水果结合木糖醇,生产纯天然的无糖饮品。当时全国有4000万糖尿病患者,不能喝含糖饮料。她因为定位明确,产品出来后一举走红。到2004年,经过3年的发展,饮料年产量达150多万吨。

北京市峨眉山村是一个长寿村,张书英到那里承包了一万多亩荒山种植苹果,给果树施用麸子、豆浆和辣椒等合成的营养液,生产绿色“长寿”水果。同时,广泛种植果树还达到保护“长寿”水源的目的。可谓一举多得。可是看到她赚钱,有人就眼红了,想把她捻走。他们砸了她的车和饮料厂,拆走了她浇地用的1200米水管,还堵住了上山的路。张书英为了消除这种非法破坏,主动提高了土地租价,原来500元/亩的提到3000元/亩,1500元/亩的提到1万元/亩。2002~2006年,生产的水果都归当地村民自己。同时,她还安排就业,让当地村民得到更多实惠。这样一来,她终于得到了村民们的支持和拥护。

44岁创业,只上过小学,这个传统农妇竟然拿成了亿万富婆

2004年,张书英想到了一个更轻松的赚钱办法。平谷县有山、水、花海、古观、寺庙和溶洞,休闲景观资源非常丰富,距离北京、天津又近,吸引了大量游客。她不想错失这样的市场良机。面对平谷县已经比比皆是的农家院落,张书英打出了自己的特色,即结合农家风格和老北京四合院,同时对内部生活设施进行全面改造,一改传统农家院脏乱差的状况,吸引大团队游客。她的旅游项目建成后,生意好得不得了,每到周末,到这里休闲度假的游客络绎不绝。

如今,张书英还住在村里,但她的眼睛却一直观望着外面的世界。她看上了养老市场,准备在平谷这山清水秀的地方建造养老院,吸引北京、天津甚至海外华人回去养老。□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投稿合作| 法律声明| 返回顶部

版权所有 ©2015-2017 科普365 京ICP备10002591号-6

(function(){ var bp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var curProtocol = window.location.protocol.split(':')[0]; if (curProtocol === 'https') { bp.src = 'https://zz.bdstatic.com/linksubmit/push.js'; } else { bp.src = 'http://push.zhanzhang.baidu.com/push.js'; }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bp,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