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俄罗斯市场,乌克兰发动机公司濒临倒闭,中资股份突被冻结
作为苏联时代最重要的军工基地之一,苏联解体后,虽然乌克兰继承了不少苏联时代的大型军工企业,但其大部分军工产品,还是出口到俄罗斯,作为俄罗斯军工业的配套体系发展,以苏联时代设计制造重型弹道导弹的南方机械制造厂来说,其每年通过向俄罗斯出口2-3枚重型火箭,出口额占总业务的超过80%。
但在俄罗斯出兵占领克里米亚后,乌克兰禁止向俄罗斯出口任何军工产品,这虽然对俄罗斯军工业产生了重大影响,导致很多在建项目被迫停工乃至下马,不过,乌克兰军工业受到的打击更大,失去了俄罗斯市场,大部分乌克兰军工企业已经到了濒临倒闭的边缘,仅仅依靠转产其他产品或者寻找其他市场,几乎不可能保证乌克兰现有军工企业不倒闭。
近日,据外媒报道,基辅一家地方法院本月早些时候冻结了一家中国公司在该国航空发动机生产商马达西奇公司41%的股份,理由是相关股份转让涉嫌将马达西奇的资产和产能转移到国外。有外媒由此联想到中国与乌克兰的航空发动机合作或受到影响。
法庭文件称,“审前调查表明,从2016年至今,马达西奇公司最终受益方、前管理层和现管理层中的不明身份人员预谋通过破坏该公司来削弱国家,进行了多项交易,将该公司的控股权出售给外资公司,意图将公司资产和产能转移到乌克兰境外,这将导致公司破产和毁灭。”
乌克兰国际文传电讯社称,北京天骄航空的所有者总共间接控制马达西奇56%的股份。马达西奇公司是世界知名的发动机生产商,主要为固定翼飞机和直升机提供动力系统。早在苏联时期,它的产品就出口到90多个国家,有“苏联航空工业的心脏”之称。
由于失去了俄罗斯市场,马达西奇公司的日子也不好过,其生产的各类航空发动机,在西方市场几乎没什么需求,要想不倒闭,只有寻找有能力的中国作为接盘侠,中国航空发动机产业也处于长期落后的局面,按说,引进技术和专家的工作并不是什么大事,但关于天骄航空,总是有很多谜团,外界很难了解其中信息,乌克兰方面做出这一决定,明显有着不希望自己下金蛋的鹅落入别人手里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