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区首个新型科研军民融合项目落地 光启系AH上市平台分工藏玄机
9月20日,雄安光启军民融合创新中心成立,光启集团旗下上市公司在内所属公司与雄安新区管委会等签署系列战略合作协议,落地了一批雄安新区首批新型科研机构和军民融合重大项目。对比签约内容,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发现,A、H上市公司平台分工各异。
目前光启技术(002625.SZ)尚在筹划重大资产重组并在停牌,光启科学(00439.HK)20日股价午后放量上涨17.2%,最终收于2.93港元/股。今日早盘,光启科学继续上攻,截至发稿,大涨逾7%。
作为雄安新区首家军民融合创新平台,雄安光启军民融合创新中心备受关注。北京军事科学院军制研究部研究员栾大龙大校表示,这是雄安新区和光启探索军民融合创新机制、拓展军民融合深度广度的重大举措和先行尝试。中心设立有助于打通军民融合领域跨部门、跨领域的障碍,形成以雄安为中心,辐射全国的军民融合新体系、新生态、新标杆。
当天,光启系所属公司与雄安新区管委会、保定市人民政府,以及中国电信集团等5家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全面布局军民融合、警民合作、智慧城市等相关垂直细分领域。同时,光启超材料前沿技术研究院、光启新型发动机先进技术研究院拟落地雄安新区,超材料创新产业基地、新型转子发动机创新产业基地拟在保定市选址建设。
进一步来看,上述企业签约项目中, A、H股上市平台各有分工:光启技术与中京华宇集团签约,探索军贸领域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开展装备进出口业务、防务咨询和技术服务等方面进行全面协作;与河北前进机械厂(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三零二工厂)签约加快推进和拓展超材料、先进复合材料关键技术在陆军及通用装备研制等领域应用。
公告显示,上述合作尚在推进,预计不会对上市公司2017年度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造成重大影响。
H股中,光启科学与中国电信集团签约,双方将围绕“警务科技共享平台” 进行深度合作,以及城市综合治理、5G通讯技术应用、无人驾驶、大数据应用等方面,推动新区快速发展与建设。
对于上市平台分工差异,光启科学实控人刘若鹏向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表示,光启科学一直从事新型航空器、飞行器开发,探索在信息领域、智慧城市、警务科技等领域应用;A股方面正在筹划将深圳光启尖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全部股权注入上市公司。
据刘若鹏介绍,光启尖端定位超材料军用、隐身技术以及解决方案,因涉及核心军工资产研制等,交易庞大,所以前期十分慎重,经过了多个国家相关部门审批,当前相关材料在报送深交所。
截至9月13日,光启科学本次重大资产重组已获得国防科工局的正式批复,但目前公司尚未披露该笔交易金额。
资料显示,光启尖端由深圳光启合众科技有限公司控股,刘若鹏为光启尖端实际控制人。公司成立于2011年11月21日,注册资本5000万元。曾因登记的住所或经营场所无法联系而被列入企业经营异常名录。
H股并未受此重组事件影响停牌。20日雄安系列签约公告后,H股股价直线拉升,全天振幅高达22.4%,冲淡了前日资产减值利空消息影响。
9月19日公告显示,截至2017年上半年,飞行喷射包产品业务之商誉及无形资产减值费用计提约1.6亿港元。受此影响,上市公司期内溢利合共减少3540.7万港元。
对于这一资产减值,刘若鹏向e公司记者表示,航空器开发具有一定周期,目前已获得重大突破。本次减值只是从审计角度审慎处理,从现金流、集团战略发展来看,减值并不构成重大影响。
此外,本次光启雄安系列签约中,光启科技与中国电信集团也是光启系再度联手国内运营商。8月21日,光启集团旗下光启互联投资40亿元,参与中国联通混改。
刘若鹏向记者表示,光启一直关注信息技术与装备材料领域相互应用,涉及到人工智能、 智慧城市应用等领域,同时光启也在探索军民融合,尤其是在军队信息化、战斗互联网时期,也需要进一步加强与主流电信运营商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