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7年份猪价折射出哪些看点?未来以来,你准备好了吗?
身为三农达人,来自农村的娃,也是走出农村的大学生,农业学院毕业的小编,一直心系农民。
2010年以前不再多阐述,不堪回首月明中!然而我们心中永远要有萌芽,要有生命力,发展是第一要素。
2011年7月,猪价见顶后,高位徘徊,整个下半年利润仍处于高位,刺激了散户、养殖企业甚至社会资本涌入生猪养殖行业。
2012年春节后,猪价开始快速下跌,养殖利润一度出现亏损,猪价阶段性反弹,但存栏大增,猪价再次回落。
2013年亏损程度加深;由于2011年猪价高位,引导了生猪养殖朋友集中后背母猪补栏,产能严重过剩。
2014年全年亏损、幅度更大,市场信心崩溃,养殖户退出比例大幅度增加。
2015年春季再次亏损,养殖户心态进一步崩溃,母猪存栏量处于极低水平,连续两年母猪存栏下降达到600万头左右,再加上新的环保措施特别是禁养区划分,加大了养殖风险。农村大量的散户永久性退出市场,六月逐步出现利润,逐步迎来了养猪的春天。
2016年6月初达到峰值,利润创历史新高,达到了950-1000元/头(标准体重出栏),压栏及自繁自养且计算自有人工及猪圈折旧情况下,甚至超过1500元/头。母猪繁育利润一度大于7000元/窝(年化利润1.5万元/头母猪,按照PSY25头核算)。
2016年猪价创历史新高,行业大周期起主导作用,漫长的养殖亏损,能繁母猪及生猪存栏处于极低水平。天气及养殖户心态加快了猪价上涨节奏。
2016年1月份全国大范围极低温度造成了仔猪存活率偏低,叠加母猪存栏偏少因素,大猪供应偏紧,市场看涨氛围影响下,养殖户压栏,直接导致了4-5月份大猪供应不足,猪价快速上涨。由年初的16元/公斤到21元/公斤,涨幅达到30%。
2017年三四月份养殖户压栏导致 “牛猪”供应大增,天气因素,压栏难度增加,猪肉消费减少情况下,牛猪短期集中释放,市场形成了恐慌心理,局部地区猪价一周左右时间暴跌20%。
市场恐慌结束后,猪价逐步企稳,价格虽无法回到前期高点,但是养殖利润处于正常水平。三季度猪价整体窄幅波动,全国猪价在7.0-7.5元/斤波动。
2018,2019……
未来已开来,你准备好了吗?
综上所述:看点如下
1、每次猪价大周期,主导因素仍为市场行为。把握市场脉搏,用心明察秋毫。
2、触发因素均为全国性出现大疫情。诊疗要向预防兽医,生物安全转型。
3、养殖户多是卖贱不卖贵。养猪要向猪场经营转型。
4、猪价最低时原料很高(如2014猪价5.5左右时玉米1.4,豆粕2.1),说明存栏严重过剩。适度经营,数量向质量转型。
5、大集团资源整合明显加快,上下游拓展等趋势强劲。找准自己的定位,做强不做大。
6、养殖合作社越来越规范化,逐步发挥应有的组织功能。找准自己的依靠,大树底下好乘凉。
7、养殖联合体如雨后春笋,养殖企业要提高自身的甄选能力和提炼出企业自身的生存之道。单打独斗时代终结了。
欢迎广大同仁同流,同心同德,众志成城,联合才能共赢!手牵手肩并肩一同提高话语权,抗击市场严峻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