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网

在观影中上一堂灾害教育课

发布时间:2023-02-04 14:32:31 来源:科普时报 责任编辑:caobo

连日来,科幻电影《流浪地球2》引发公众对地球未来的讨论。太阳风暴、陨石坠落、巨型海啸……剧中有很多情节与灾害知识密切相关。天体撞击跟火山、地震、台风一样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甚至人类的生存。“死亡与毁灭”是科幻主题之一,也是全人类关心的重大议题。那么,如何借助《流浪地球2》,让青少年通过观影接受一次灾害教育呢?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立足基础,建构灾害认知体系

基础知识是树立灾害概念、形成灾害认知科学体系的前提,更是青少年形成防灾意识和素养的基石。以《流浪地球2》呈现的知识为基础,引导青少年将科学思维向纵深发展,符合认知发展规律。

《流浪地球2》里提到“今月曾经照古人”。月球绕地球公转与其绕自转轴的自转,两者周期相同。因此,月球永远以同一面对着其围绕公转的地球。在月球的潮汐力作用下,地球的自转轴也十分稳定,这是中学生的基础知识。

如果电影中的“逐月计划”得以实施,把月球推走的话,科学家估计地球自转轴倾角将会有0度到85度的巨大变化。这会导致黄赤交角的巨大变化,引起地球上大气环流、两极冰盖、海平面等自然环境的剧烈变化,进而影响生物及人类的生存。正是由于月球的存在,地球的自转轴变化很小。太阳、地月系及地球自然环境长期保持稳定,是生物演化、人类出现的重要前提。

太阳风暴、海面上升……这些故事情节引导青少年查阅相关灾害知识,将电影中的灾害情节与已有相关知识进行链接。建构科学的灾害认知体系,形成有意义的认知整体,有利于加深灾害认知的深度,开阔学生的科学思维。

专题探究,培养防灾减灾能力

串联灾害知识,组织专题探究活动,助力学生防灾减灾能力的养成。在具体情境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内化灾害知识,外化应对灾害的行为,有助于防灾减灾能力的培养。

比如围绕外来物种入侵开展专题探究,学生必然会主动了解相关的生物知识,形成一定的沉淀,才能顺利开展物种入侵专题探究活动。

当灾难来临,《流浪地球2》中以行星推动器提供地球运行动力,以地下城安置人类幸存者。灾害一直是人类感到头疼的“难解之题”,防灾抗灾、减灾救灾是人类为生存发展而斗争的恒久课题。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进行灾害教育,培养青少年防灾减灾的意识和能力,这是《流浪地球2》带给我们的重要启示。

虚拟现实,具身感知灾害场景

据记载,1755年11月1日上午9时40分,葡萄牙首都里斯本突发地震。一小时后,又一次地震。幸存者奔向海边,却被地震引发的巨浪卷走。两波地震,造成25万人口的里斯本有7万人丧生。文字描述让我们对里斯本地震印象深刻,却不能具身感知灾害场景。如果能在科学馆的地震小屋模拟地震场景,或者利用VR等沉浸技术让学生具身“感知”灾害现场,比单纯文本阅读更能加深学生的灾害认知。

《流浪地球2》的虚拟现实技术不仅为我们研究自然灾害提供了借鉴,还呈现出人类在防灾减灾过程中的团结奉献和责任感,对青少年是一次良好的灾害教育机会。“危难当前,唯有责任”,主动参与防灾减灾行动中,是灾害教育的重要内容。

(作者系深圳市龙岗区龙城高级中学教师)

标签: 基础知识 自然环境 太阳风暴

上一篇:
下一篇: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