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网

孝感雕花剪纸美人间

发布时间:2023-02-23 13:48:47 来源:科普时报 责任编辑:caobo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非遗文化之窗

“正月正,麦草青,我请七姐看花灯,教我心灵剪牡丹,教我手巧绣凤凰。”孝感剪纸艺人在纸上运剪如风、斗巧斗智,于方寸之间刻镂裁剪出大千世界。

孝感位于湖北东部,是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因东汉孝子董永“孝心感动天地”而得名。西晋时期,史料中出现了有关孝感雕花剪纸最早的记载,南朝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说:“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羹,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头鬓。”艺术的种子便在宁静的乡土间生根发芽。到唐代,心灵手巧的姑娘们待字闺中时,在家中花楼握着小巧的剪刀,剪纸缕针,“剪彩赠相亲,银钗缀凤真。叶逐金刀出,花随玉指新。”足不出户,便让一朵朵艳丽的花儿,从指尖绽放出春天的魅力。至明代,孝感的剪纸艺术日趋成熟。清代以后,孝感剪纸技艺由使用剪刀剪制发展为用小刀刻镂。

孝感雕花剪纸集南北艺术之长,纤巧秀美,线面结合,虚实相生,疏密得当,破功严谨,律动性强,主题明确,具有较强的观赏性和装饰性。题材十分丰富,多为民间的吉祥图案,龙凤呈祥、寿星送福、富贵喜庆和耳熟能详、场景丰富的戏曲故事和人物以及民间传说等,分布范围广,遍及孝感城乡。

孝感雕花剪纸独具一格的匠心,让剪纸作品不再是一个空有形状的死物,而是有着丰富多变的灵魂,这些灵魂因人不同,却也因人而统一。每逢佳节或者村中男女婚嫁、小孩出生、老人祝寿等喜事时,村里人都会用贴剪纸窗花这种传统艺术形式,来表达祈福迎祥的心愿。人们将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愿望,注入剪纸艺术的灵魂,经久不衰。剪纸色彩,从传统的单色发展到套色、分色、衬色、点色,创作出了彩色立体剪纸。用料上,发展到用布、金箔、银箔、吹塑纸、墙壁纸等。大致分为喜花、礼花、灯彩花及刺绣花样四大类。其中,为刺绣提供底样的“花样剪纸”品种最为丰富,构思最为巧妙,雕工也非常讲究。

孝感雕花剪纸有剪和雕两种工艺制作方法。剪,是用剪刀和纸制作而成。雕,亦称刻花、切花,是用自制的小刻刀,将纸放在蜡板上刻镂而成。需要的工具有蜡盘、刻刀、磨石、粉袋等。先是根据雕刻内容设计底稿,将设计好的画稿固定在雕花纸上,然后进行雕刻。在雕刻过程中,讲究“刀功”和“破功”,运刀胜笔,握刀正、下刀顺、行刀匀、开切严。按照先内后外、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先难后易、先细后粗的顺序进行雕刻。作品完成后,必须“提得起,贴得正”,阳刻以“连而不断”为表现手法,阴刻以“断而不连”为表现手法,愈加栩栩如生,细腻精巧。

孝感雕花剪纸以其清新活泼、古朴典雅的风格屹立于民间艺术之林,是荆楚大地的民间艺术瑰宝。郭沫若先生曾为之作诗赞美道:“曾见北国之窗花,其味天真而浑厚;今见南方之刻纸,玲珑剔透得未有;一剪之巧夺天工,美在人间永不朽!”

孝感雕花剪纸闪着熠熠的星光,穿越千古的风尘,随沧桑的岁月一路蹒跚走来。如今,孝感的男女老少捡拾起这份沉淀的传承,坚守着自己的本心,追寻艺术和文化的梦,让这朵花儿在现代社会里继续盛开。1990年,取材于孝感民间神话故事董永与七仙女的《槐荫记》系列剪纸,荣获国际博览会金奖;2008年,孝感雕花剪纸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年10月,依托孝感雕花剪纸,孝南区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2009年9月,孝感雕花剪纸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标签: 孝感雕花剪纸 表现手法 剪纸艺术

上一篇:
下一篇: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