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网

潘欢燕:做学生心中具象的“科学”

发布时间:2023-05-21 14:46:31 来源:科普时报 责任编辑:caobo

潘欢燕 (图片由作者提供)

潘欢燕是浙江省温州市的名师,在民工子女占一半的横街学校当了18年普通老师。她喜欢孩子,安静地做好一名科学老师就是她给自己的“人设”。


(资料图片)

科学教师首先是教师

潘欢燕特别心疼那些学习努力但表现却并不出色的孩子,她总想给他们带来些许温暖。

小范同学曾经是那么普通的一个“小透明”,却在潘欢燕的鼓励下变得越来越自信。起初,潘欢燕只是觉得小范在300多名学生中没有存在感,她留意着,想要给他一个不着痕迹的肯定。后来,潘欢燕看到小范非常用心地制作了一个科学项目作业视频——用斜坡上的物体运动创作的一个联动装置,这让她找到了赞扬小范的机会。她特意向全班学生播放了这个视频,并肯定了包括小范在内的几个同学的作品。

逐渐地,潘欢燕发现一向沉默的小范开始在科学课上举手回答问题了,甚至有同学惊呼“小范居然不是‘哑巴’”。此后,潘欢燕经常“不经意地”让小范有回答问题的机会。小范的成绩也逐渐有了起色,先是科学成绩不断提高,然后是英语、语文等各科成绩也在不断进步。

在潘欢燕的教学生涯中,还有很多“小范”感受到了她的温暖:一个被医生判定为学习障碍的孩子,在潘欢燕的项目中激发了天才一般的创新能力;一位女生在长大后急需帮助的时刻拨通了潘欢燕的电话,扭转了人生轨迹……这些温暖会帮助孩子重新定义老师、定义学校,甚至重新定义自己的人生。

一堂科学课试教了63次

桂馨科学课培训师们认为,每一位科学教师就是同学们心中具象的“科学”。而潘欢燕打磨课程设计的过程,正是这个具象形象“出圈”的过程。

潘欢燕是从低谷中起步的。她笑着说自己一度也感觉很“弱势”——很努力却找不到志同道合的团队。直到加入桂馨科学课团队,向桂馨科学课项目首席专家、特级教师章鼎儿老师学习,才有了归属感。

2017年,潘欢燕在一个研修班内展示带着自己想法改进的《空气有重量吗》一课。“课上砸了!”她自己这样评价,听课的其他老师也一致这样看。来听课的章鼎儿却点评这是一节好课,潘欢燕只是暂时还没有把它很好地呈现出来。经过详细评点后,潘欢燕找回了信心。为了将章鼎儿认可的“好课”上好,在接下来的6年里,潘欢燕孜孜不倦地改进每一个细节,试教了63次。

其实,还有比上课更大的困难在后头。在科学教师的心里,更重要的是科学理性思维的培养,也就是学会发现认识事物的普遍规律。为了上好《空气有重量吗》这堂科学课,她将空气重量的实验器材不断改进。气球换成塑料袋、皮球、篮球,气筒从手推的小气筒换成大气筒,再换成按压式以及把手式的,杠杆尺换成电子秤……然后,她让学生动手操作,并体验在数据中发现规律,将规律和认知关联作为课堂内容进行设计,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热情。

在多年的授课过程中,潘欢燕总结了许多当好科学老师的独门方法。比如,她会示弱,让学生当科学小助手,在帮助老师的同时获得被人认可的成就,学生会更喜欢科学老师。潘欢燕和同事改造了学校的露台,提供给学生种植和养殖,同学们都非常积极地种下属于自己的薄荷或蓝莓,抑或是养只母鸡让它生蛋。潘欢燕的实验室里有一排柜子上摆满了学生搜集的“水晶”“金矿”“昆虫标本”“种子标本”,还有潘欢燕自己从各处带来的化石、天南地北采来的松果……

在心底,潘欢燕一直无比向往一个场景:科学教育成为学校的主要课程,学校成为孩子们自由科学探究的乐土。

(作者系北京桂馨慈善基金会互联网运营)

标签:

上一篇:“科普进校园”活动将启动
下一篇:最后一页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