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网

MBTI测试,看似科学的“算命”

发布时间:2022-04-25 13:45:53 来源:科普时报 责任编辑:caobo

漫画: MBTI爆火 是科学测试还是星座进阶版?(视觉中国供图)

一款叫MBTI的心理测试最近在网上又火了。人们为各种影视角色和历史人物划分MBTI类型,还有各种MBTI的逗乐表情包。它无疑是心理测试界的顶流。

其实在走红国内互联网之前,MBTI已经流行多年。20世纪20年代,一位美国作家和她的母亲,根据荣格的理论,制定出了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以4个维度将人格分成16类。做完一套“二选一”选择题后,你会被划分成外向型(E)或内向型(I),思考型(T)或感觉型(F)……最终得到一个四字母标签。

比如不久前,谷爱凌自曝的INTJ(建筑师)——讲逻辑、注重隐私、独立、果决、傲慢、不懂浪漫;杨幂则是ENFP(竞选者)——人群焦点、有魅力,精力充沛、爱社交。围观群众惊呼:好准!

MBTI是流行心理测试中“最像科学”的。不少企业人力资源部、大学和政府机构给求职者做测试用,每年用户200万,生产和销售该测试的公司一年可以赚2000万美元。然而,MBTI广受批评的是:“二选一”的问题不好精确回答。比如“你倾向于同情他人”;难以回答“是”或“不是”。一个人可能会在朋友生病时感到强烈不适和焦虑,但没想过要给路边的乞丐施舍,算倾向同情的人吗?MBTI测试的结果是出了名的前后不一致。研究发现,一半的人在5周后做题,会得出不同结果。因此它被一些科学家嗤之以鼻。

MBTI的测试结果,和心理学家普遍承认的“人格五因素模型”有些关系——MBTI能衡量“开放性、责任心、外向性、随和性、神经质”5个变量的前4个。从这个意义上讲,它不算完全的伪科学。但如果受试者真想搞清自己的人格,可以做更标准的测试,不需要MBTI。

尽管被科学家批评,MBTI依然深受欢迎,或许会永远畅销——它就像茫茫大海上的小岛,给苦于漂泊的人一种安全感。自由的城市里,中产阶级普遍身份焦虑——无穷的发展可能性,令人迷失。人被迫回答“我是谁?我来自哪里?走向哪里”?大脑不喜欢长时间地陷入问题。一个答案,哪怕拙劣,也胜过疑惑。

与占卜、手相、塔罗、星座、血型等确定位置的老办法相比,尊重科学的现代人更着迷于心理测试,虽然使用日常词汇的通俗心理测试,基本都属于“科学算命”。

编造心理测试的推广者们,都很清楚巴纳姆效应——人偏爱和相信对自己的积极描述,哪怕十分模糊。人们沉迷于不切实际的自我想象,以至于随机堆砌一些美好的形容词,测试者都会毫不脸红地照单全收。我们渴望有人告知:“你不是一般人,你是稀世珍宝。”无可救药的自恋导致幻觉。

MBTI看似中性的分类,不过是一种较为克制的吹捧;落到16个格子里的人,显得个性十足,面目鲜明。真实世界里,人们则是个性全无,面目模糊;虽然也有些属性偏离平均值,大多可归为怪癖或丑态。我们并不是游戏里可选择的英雄角色,有天赋的特长,有天赋的使命。说句实话:我们没有特长,适合所有任务(只要不难),正如别人一样。

当大公司拿MBTI来测试,应聘者不仅配合,还有点开心,像参与一场角色扮演游戏。但这也说明:职位如此平庸,如此不需要特殊才能,以至于HR拿求职者寻寻开心也无妨。

这个世界上有不少实用的心理学工具(比如精神疾病诊断指南),但让你兴奋的心理测试不在其列;真正的测试只会扫兴,因为太实在。

标签: 心理测试 政府机构 不切实际

上一篇:
下一篇: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