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网

每日看点!“双碳”科普怎么做?专家给出这些建议

发布时间:2022-09-17 20:34:14 来源:中国科普网 责任编辑:caobo


(资料图)

科普时报记者 项铮

目前“双碳”已成为广为人知的新词热词。9月5日由中国科协科学技术普及部指导,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普中国发展服务中心主办,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中国日报社、中国气象学会和苏州大学联合承办的“双碳”大众科学表达与传播策略高端沙龙开办。专家们围绕“双碳”议题共同探讨了如何推动“双碳”前沿创新成果科普传播、成果与传播效果的深度融合转化。

苏州大学团队曾对中国公众对气候变化认知进行了一项全国性网络调研显示,中国公众对气候变化的认知度较高,但参与度较低。在1500份受访者代表性样本中,有近70%的受访者对气候变化有一定的认识,但仅有三分之一的人愿意为环保产品多付出。调研进一步分析了这一现象与经济社会等结构性背景因素的相关性,发现中国受众对气候行动经济层面的关注度高。

苏州大学传媒学院教授贾鹤鹏表示,中国媒体普遍积极报道气候变化,但内容上多以应对气候活动为主,未来在应对气候变化的传播策略方面,应当从具体事例、数据出发,体现个人与国家的纽带关系,在将气候变化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的同时,也要加强与本地极端天气等气候风险事件相结合。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气候传播与风险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曾繁旭表示,公众对气候问题的认知,根本上来说是由社会建构的,创建符合受众驱动力的故事能够更好地将公众对气候变化的认知转化为行动,基于公众价值观的分类进行受众细分,能够更加准确地把握受众需求,针对不同公众群体提出不同的传播建议。

中国社科院生态文明研究所研究员陈迎表示,在做科普宣传时,科学性应当是第一位的,在科学性的基础上再谈趣味性、可读性和符合传播规律。“双碳”科普宣传内容涉及面广、多学科交叉、更新速度快,再加上在新媒体时代无论是正确的科普还是错误的谣言传播速度都非常快。她深感“科普工作赶不上社会的需求”,呼吁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双碳”科普宣传教育体系,为不同的受众提供自身所需要的教育。

标签: 气候变化 苏州大学 传媒学院

上一篇:
下一篇: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