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网

新资讯:何以对抗时间的洪流?

发布时间:2023-01-13 17:49:18 来源:科普时报 责任编辑:caobo


【资料图】

对于中国文物而言,二十世纪是个困苦的时节。前五十年有侵略者的掠夺,有贯穿整个民国时代的盗墓风潮;后五十年有十年浩劫,又有八九十年代再一波文物倒卖的潜流。这些劫难给文物造成了暴烈的破坏,也给关爱文物的人们带来许多心碎和遗憾。但是,除了这些常驻于史书和回忆录的“大事”,还有一位沉默的“杀手”,以缓慢到近乎隐形的速度毁坏了更大规模的文物,却很少引起大众的注意——它就是时间。

水和氧气是地球生命的基础,却也是地下文物最大的敌人。水是绝佳的溶解剂,是氧化剂的拍档,还能滋养作为分解者的细菌。氧气——它的名字已经说明了一切——本身就是见缝插针无孔不入的最常见氧化剂。文物,无论是常埋地底还是初次见光,或者已经被放进了博物馆,都要时时刻刻面对它们的威胁。就算剂量再小,机会再少,胜出的也往往是它们,因为时间站在它们这边。

因此,当人们打开封闭已久的地宫时,往往只能找到一些朽烂不堪的残片和模糊不清的纹理。即使是最专业的考古人员,也可能见证文物的面貌在初次示人后的须臾之内,如指间流沙一般永远消逝。时间是个残酷的对手,它运用最简单的手段,就能让人们在衰朽面前疲于奔命,却往往无可奈何。这衰朽或急或缓,但终究不可逆转,对人的生命来说如此,对文物的生命来说亦然。

何以对抗时间的洪流?技术看上去是唯一答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的8集微纪录片《重生技》,讲述了文物修复与保护中现代技术应用的故事。腐朽、霉变、虫蛀、失水,这些看似不可逆的进程困扰着文物,不禁让人联想到生命体的疾病与死亡。

山西太原东山明代藩王墓M3墓穴,昔日王妃的丝绸华服成了残片;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古象牙已经化成一段龟裂的朽木;故宫养心殿的“寿”字贴落,正在遭受蛀虫的“围攻”;明代太监赵谅棺椁上的壁画,因细菌对木质的威胁正面临剥落的危险……面对这些“绝症”,当代文物工作者化身“救死扶伤”的医生,尝试使用现代技术手段“疗愈”文物。

丝素蛋白可以修复丝绸华服;大蒜素成了阻止象牙因霉菌老化的神奇“羊胎素”;借助透光摄影与材质鉴定技术,“寿”字贴落得以修复;聚乙二醇浸泡后,漆皮不再畏惧细菌的挑战……技术挽救了文物,实现了化腐朽为神奇。纪录片把文物修复的故事讲成了一台台手术,从“病人”讲起,深入到“病理”,再介绍化腐朽为神奇的“治疗”,每个细节都可谓激动人心。

但是,正如医疗隐喻揭示的那样,文物修复绝不是一劳永逸的工作。文物们只是暂时逃过了时间的侵袭,这个永恒的对手还会继续无休止地追捕它们。从这个角度来说,技术的作用也是短暂的。归根结底,文物保护靠的不是几场神奇的“手术”,而是一代代文物工作者的坚守和传承。正如片中荆州文物保护中心的吴顺清和吴昊父子一样,他们几十年如一日对木漆器保护的研究才是“手术”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重生技》片名的关键字是“技”,但落点还是人。与其说是“文物+技术”的组合在对抗时间,不如说是人在靠信念、智慧和坚守对抗时间。通过文物这件载体,人类及其文明“长生不老”的夙愿得以表达。当然,这些努力在时间面前或许依旧微不足道,但其成果对人类自身来说已经弥足珍贵,这就是人们称之为“意义”的东西。

标签: 化腐朽为神奇 无可奈何

上一篇:
下一篇: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