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网

锁在深院里的古琴斫琴师孙长河

发布时间:2020-08-10 17:13:17 来源:壹点网 责任编辑:caobo

怀着对古琴的一种虔诚和对斫琴师的敬仰,我驱车来到京城的古琴小院拜访我国著名斫琴师孙长河老师。

孙长河老师在孙登画像前敬香

孙登之后,一脉相承

小院虽简陋,但干净整齐。走进小院,一缕缕杉木的芬芳浸入肺腑。小院里堆放着他四处求来的琴材,一堵墙上挂满了斫琴工具。房屋大厅,悬挂着孙登的抱琴图。古琴小院的主人孙长河,正是我国斫琴史祖孙登的第63代嫡系传人。孙登,何许人?西晋道士,平日深藏山中修道,平时研究道学的书籍,有闲情雅致斫琴抚琴,是阮籍和嵇康的老师。先人为了弹琴修道躲在山洞中,而孙长河则深藏偏远的小院,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斫琴,可谓孙家的一脉相承。

自2003年,古琴申遗成功后,斫琴技艺有复兴迹象,全国各地卖琴和古琴培训业如雨后春笋。据中国古琴学会统计,目前全国大大小小的琴厂、琴坊有3000多家,一方面说明古琴在我国拥有很大的市场,一方面也说明目前斫琴界乱相繁杂,以次充好,什么都不懂地也标榜自己是斫琴师的也大有人在。据央视一则非遗公益宣传片显示,当今古琴斫琴师仅存7位名家,这其中就包括孙庆堂、王鹏、倪诗韵、孙长河。

年过半百的孙长河,是一个典型的老实人,不善言谈。这倒是继承了1750年前的我国斫琴鼻祖孙登不少基因,据说,孙登有一个好脾气,除了斫琴抚琴长啸,非常随和,周围的人从来没见过他生气。一日,路过此地的一个小混混听说了孙登的生活习惯,就偏偏不信邪,想了个办法让孙登发火。于是,他就一直偷偷跟着孙登。直到有一天,孙登来到一条小溪边,那人忽然出现在他身后,一下把孙登推进了水里,心想这下他肯定会发怒了。没想到孙登爬起来却笑得很开心,就好像是朋友间开玩笑一样,那人很惊讶,非常敬佩孙登的德行,道歉之后就离去了。史记记载,嵇康随孙登学道,一跟就是三年,这三年内,嵇康好几次想孙登询问他的志向,可孙登照旧没回答他。等嵇康该要辞别的时候,最后对孙登说,先生当真不理我吗?这都三年了。孙登这才说,你对火了解多少?火燃烧的时候会发出光芒,但是火自己本身是不需要光的,很显然,光的作用是发挥给他人使用的。

当孙长河讲述孙登的族史时,倒是有点为祖上骄傲了。显然,他这孙登63代孙对祖先关于"光"的哲理,用到了自己的斫琴生涯中了。从15岁开始跟随伯父学习木工的孙长河开始继承祖业——斫琴,四十年来,孙长河一直不敢忘记祖宗的教诲:诚实做人,踏实斫琴,光的作用是发挥出来的给予他人的。虽然孙长河老师闭门简出,但是因为他所斫之琴还是随着2019年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的"十一"庆典,使其名扬四海,捍卫了孙登之后的斫琴史上独特的殊荣。

孙长河古琴荣登七十年国庆大典的花车上

2019年10月1日,著名古琴演奏家赵家珍携带着"鹤鸣秋月"古琴荣登建国七十年大庆大典,使得孙长河老师随着花车上的古琴,而被人知晓,从此孙长河古琴也开始走进人们的视野。

国庆七十周年中国文化方阵花车

2019年10月1日上午,在天安门广场,国庆阅兵之后的群众游行队伍缓缓走来,在"中华文化"方阵中,央视直播镜头扫过花车,一位身穿白裙、衣袂飘飘的女士身旁横放着一把古琴,她微笑着挥手致意。古琴界的人一眼就认出了这是著名的古琴大师赵家珍。而赵老师身旁的古琴,正是孙长河老师的斫制的"鹤鸣秋月"。据国庆70周年群众游行总导演肖向荣老师介绍,当时为了设计古琴的场景时,为了充分表达我国的文化自信,同时每一个细节都要表达其深刻内涵,选什么款式的古琴也让其颇费周折,在几十款的古琴中,他偶然选中了孙长河老师的"鹤鸣秋月",无论从琴名和琴的造型上,都符合当今腾飞的中国形象,尤其是其琴体两侧的突出弧线,使得整张琴犹如白鹤鼓翼,富有动感。而"鹤鸣秋月"正是预示着伟大祖国金秋十月如鹤冲云霄,展翅翱翔。孙长河老师的鹤鸣秋月式古琴,琴面采用几百年以的古老杉木斫制而成,专业定制琴弦,灰胎方面采用鹿角霜和天然生漆,加以孙长河老师独特的比例精心配制而成,漆面采用独特的古琴推光工艺,漆面温润而富有光泽,充满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

孙长河老师的"鹤鸣秋月"在国庆七十周年庆典上的亮相,如惊鸿一瞥,给世人留下深刻印象。

多年来,孙长河老师独自在古琴小院,对先人留下的琴式做了潜心研究,并进行大量创作,到目前为止,已经创作了几十个新样式。他的弟子杨雪在讲述孙老师创作琴式时,滔滔不绝。她告诉我们,只要有外形的创作灵感,孙老师会几天几夜不合眼,也要把自己的想像落实在了木板上。"有一次,我开玩笑地说,老师我是属蛇的,能不能把我的生肖做一床古琴?老师认真地说,只要你能想出来就能做出来。于是,我们师徒二人用了快一个月的时间,设计这床琴的外形,最后终于成功了。这些孙老师创作的古琴,也是根据古琴的基本结构特点,在掌握古琴内在规律的基础上,融入个人对古琴的审美理解来设计制作的。"

孙长河在挑选琴材

就古琴的创新,相来争议很大,有人认为制作古琴应该尊重古法,尊重传统,不应该随意更改。但是,孙长河老师则认为,古法尊重固然重要,斫琴人只要遵循琴之九德,"奇、古、透、润、静、匀、圆、清、芳"即可,不必拘泥于形制,推陈出新也是再创作的过程,现代人的审美标准和审美元素趋向多元化,但是这"九德"是必须遵从的。所斫制的琴既严格遵循古法手工制作,又对古琴的外观、内部构造及髹漆工艺加以改善,这就是孙长河制斫古琴所总结出一套完整并且成熟的制斫流程。

孙长河老师和他和弟子设计出的新款青龙琴

良材难觅,孙长河的选料"千万歌"

在位于永定河岸边的古琴小院,孙长河老师一家人就住在这里。每说起关于斫琴的事,徒弟为之落泪,而孙老师却满面春风。

斫琴需要好的木料。在孙长河老师的小院子里,一半的空间被斫琴的木料所占据。这些都是他二十年前在福建、云南等地爬山越岭搜集来的木料,有的时候为了一块好的琴材,他会步行几天几夜,特别晨贵州和云南,往往要翻越很多高山才能步行到深山的老宅子里,经历过狼袭的惊险,经历过山洪、滑坡的险境,也经历过不法之人的围攻。但是为了一块心仪的琴料,他把自己拼进去了,把家里所有的积蓄全部投入到古琴这门老祖宗留下的手艺活上了。

收集来 琴材板料

"良木难寻!"孙长河感慨。"一些老木料,实在是难得。因为深山里的少数民族地区的老木料,基本上是上百年甚至是几百年的老料,这种木料特别适合做古琴,因为它们年代久远,质地已非常稳定,不会变形,木质也变得十分松透,敲之声音古朴、浑厚,是做古琴上乘的好料。"孙长河说,古琴选材极为考究,古人斫琴非常讲究材料,他们把选材视为制作古琴的首要条件。孙长河在选材上,一不用新材料,二不用从不用悬棺(又称为汉木)作为琴料,新材料油脂含量高影响音质,而汉木是作古之人的"房屋",用之为大不敬,如此也就违背了琴德。

20多年来,为了寻找上乘的古木琴料,他的徒弟告诉记者:"孙老师在选料上可谓是走遍了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历尽千辛万苦"。在古琴小院,孙长河的院里堆一大堆都是上百年的木材,有虫漏,有雷击木,有阴沉木。

"这些木材,足够我今后很多年斫制古琴了!"当然,孙长河也并没有满足于现在的"存货",他说:"这些老木材料越来越少了,只要哪里有,再远都要去看看,能买就买。"

这就是孙长河老师为何要千辛万苦千方百计千言万语千山万水寻找良材的原因了。孙老师告诉我们:"老房梁均是上乘琴木。在我们家族斫琴史上,向来都有'爷爷备料、儿子制琴、孙子弹琴'之说。祖传斫琴非常讲究材料,他们把选材视为制作古琴的首要条件。"但是孙长河老师也感叹:"现在很多琴坊琴厂,自称为老杉木百年老料,事实上真正用得上百年老料的,目前斫琴界没有多少人,以次充好,以新充老,浑水摸鱼的人大有人在。这是有悖于斫琴之德的。"

"隐居"古琴小院,不忘传承家族手艺

永定河边的这个占地约一亩地的古琴小院,是孙长河变卖了所有家当买过来的。人家做琴是为了赚钱,孙长河斫琴是为了传承。"我作为孙登的正根儿63代传人,如果不把古法斫琴发扬光大,何颜做孙氏传人?""斫古琴可以修身养性,就更需要专心、静心,心不静根本做不了琴,人生不能兼得,做琴,就要守得住孤独。"孙长河老师告诉记者,为什么叫"斫琴"而不能用"制琴"。孙长河的解释就是"精雕细刻","斫"除了古意外,更多能体现着斫琴师的复杂工序。据孙老师介绍,一床好琴在斫制过程中,至少要经过木胚制作、合琴、蒙布、灰胎、装徽位、上漆、上弦等100多道细致的工序。一张琴,从选好材之后,要经过一到三年的晾晒,即便是晾晒好的材料,从定胚成形,再到定音上弦成品,时间跨度至少也达三年,其中晾材需要一到三年,制作需要两年。孙长河的古琴小院,从不请工人,全部是他自己纯手工一斧一铲斫制,古琴所有的线条、弧度都是用铲子、锉刀一点点打磨出来,"这样才能心中有数,保证每一张琴的音色。"因为工序繁多,耗时太长,所以孙长河每年的成品琴只有20张左右。相比厂琴,上了机械化工具,用统一的模板,一年生产几百床琴,千琴一音,这不符合"千琴千音"的遗训。据孙老师解释,为什么古人用斫琴而不是制琴的区别就在于,厂琴就是纯机械化生产,机械的强烈震动破坏和改变了木材的原有结构和特性,因此为什么厂琴的声音总是缺少古琴应有的质感?就是这个原因,而好的斫琴师总是在斫制的古琴中找到远古的金石音、皮鼓音的韵味。如同目前人们吃不上纯纯的本真的食品而都是饲料、化肥、激素催生的食品一样,感觉完全是两码子事。

孙长河老师斫制琴形

孙长河老师在刨琴坯

上漆,对于任何一位斫琴师来说,是最难受的。孙长河选择的是生漆,一般人很容易过敏,他也不例外。起初为古琴上漆,孙长河全身都红肿……但他一直坚持着。而这还不算什么,2015年,几天几夜没有合眼的孙长河老师,在开材料时,不慎将左手的四个手指切断,就这也没有阻止他继承祖宗的古法斫琴文化,他所斫的琴被琴界称之为"一指琴"。本以为孙老师的身体缺陷,会让他难堪,没想到他却乐观看待。他笑说,我们的祖先孙登有一个雅号叫"一弦琴",我这方面也继承了祖上的荫福——"一指琴"。

孙长河老师挖琴

孙长河老师打磨首遍灰胎

"斫琴的过程,是修行的过程。历代琴人,非大才即大贤。"

采访结束,记者突然想到了余秋雨先生的《寻觅中华》千古绝响中有对孙登和阮籍的精彩描写:苏门山因孙登而著名,而孙登也常被人称为"苏门先生"阮籍上山之后,蹲在孙登面前,询问琴法,但孙登好像什么也没有听见,一声不吭,甚至连眼珠也不转一转。阮籍傻傻地看着泥塑木雕般的孙登,突然领悟到了什么?好像被一种神奇的力量催动着,他缓缓地啸了起来。啸完一段,再看孙登,孙登竟笑眯眯地注视着他,说:"再来一遍!"阮籍一听,连忙站起身来,对着群山云天,啸了好久。啸完回身,孙登又已平静入定。阮籍知道自己已经完成了与这位大师的一次交流,此行没有白来。

阮籍下山了,有点高兴又有点茫然。刚走到半山腰,一种奇迹发生了,如天乐开奏,如梵琴拨响,如百凤齐鸣,一种难以想象的音乐突然充溢于山野林谷之间。阮籍震惊片刻后立即领悟了,这是孙登大师的啸声,如此辉煌和圣洁,把自己的啸不知比到哪里去了。但孙登大师显然不是要与他争胜,而是在回答他的全部历史问题和哲学问题。阮籍仰头聆听,直到啸声结束。然后疾步回家,写下了一篇《大人先生传》。

他从孙登身上知道了什么叫做"大人"。他在文章中说,"大人"是一种与造物同体、与天地并生、逍遥浮世、与道俱成的存在,相比之下,天下那些束身修行、足履绳墨的君子是多么可笑。

在与孙长河老师告别之时,记者也仿佛领悟到了斫琴人的胸怀。

看着这个古琴小院,记者抚摸着一床床古琴,仿佛在抚摸着远古和历史,心旷神怡,但看到简陋的古琴小院又有些心酸,孙老师弟子杨雪说了一句话:孙老师现在穷得只剩下这一院子的斫琴古法了!

是啊,为了传承,孙长河老师离琴近了,离名利就远了。

(本报记者 )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标签:

上一篇:足力健老人鞋产品新升级 新款旅游鞋带来舒适轻便新体验
下一篇:科学营养助力儿童成长 君乐宝推出首款全维度36种营养儿童奶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