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网

坚守瑶寨27年,教师姐妹花的三代讲台接力|每日热文

发布时间:2025-09-10 19:16:06 来源:广西云-广西日报 责任编辑:caobo

黄翠春、黄冬妹姐妹坚守乡村教育多年。来源:德保县融媒体中心


【资料图】

瑶族女孩谭凌薇握着铅笔,抬头向黄冬妹老师求助:“这个笔顺我总写不好。”黄冬妹笑着握住她的手,在练习本上一笔一画地示范“别”字。隔壁教室,黄翠春正带着学生朗读《花的学校》,读到“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时,她停下来问:“大家想象一下,东风‘吹着口笛’是什么样子?”

9月8日,德保县东凌镇甘必村仁爱小学——一所瑶族学生占87%的乡村学校,正是黄翠春、黄冬妹姐妹俩坚守了27年的地方。

教坛家风:三代人的教育传承

黄冬妹(左二)、黄翠春(右一)家访。通讯员 盘京 摄

黄氏姐妹的教育初心,源于父母的言传身教。她们的父亲黄金宜、母亲韦秋月都是仁爱小学的老教师,从土坯房到砖瓦校舍,他们见证并参与了学校的变迁。

“小时候家里常有爸妈接济的贫困学生,粮食不够时,他们还把包谷饭省给孩子。”黄冬妹回忆道。母亲韦秋月从南宁师范大学毕业后,放弃城市机会扎根乡村,常对姐妹说:“读了师范,就要回来帮家乡。”

扎根瑶寨:把学生当自家孩子

组织孩子们做画鸡蛋小游戏。甘必村仁爱小学供图

1998年,黄冬妹实习结束后回到仁爱小学,接过父母的教鞭,一教就是10年,2018年通过入编考试成为正式教师。妹妹黄翠春在外工作8年后,因看到家乡缺老师、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目光,毅然返乡从教,并在2019年以全县第一的成绩通过入编考试,成为学生眼中的“全能老师”。

她们针对瑶族学生基础差异开展个性化辅导,组织山歌传唱、体育比赛等活动,丰富校园生活。在“控辍保学”工作中,她们走访全村,为贫困家庭对接帮扶资源,向抱有“重男轻女”思想的家长耐心沟通。曾有一名村民打算让女儿早嫁人,经黄翠春三次上门劝说,最终同意让孩子继续读书,如今该女孩成绩稳居班级前十。

姐妹同心:校园与观念一起改变

黄翠春课间给学生们答疑解惑。通讯员 盘京 摄

作为学校骨干,黄翠春与黄冬妹默契协作,推动校园环境不断提升——明亮教室、新课桌椅、图书角已成为学校常态。更重要的是,她们让许多村民的教育观念发生转变,“读书无用论”和“重男轻女”思想逐渐消退。如今,村民主动送孩子上学、积极参与家校沟通,开学季常有家长专程到校表达感谢。

午饭时间,黄冬妹给孩子打菜。通讯员 盘京 摄

多年的付出也换来诸多认可:“县级优秀教师”“优秀德育工作者”“师德标兵”等荣誉,记录着她们扎根乡村的点滴。

从父母到姐妹,黄家三代人持续在仁爱小学任教,长期致力于乡村教育。对此,黄冬妹说:“我们和全国很多乡村教师一样,只是做了该做的事。看到孩子们有书读,有梦想,再累也值得。”

标签: 实况网 热点资讯

上一篇:每日热讯!武汉“宝宝巴士” 来了!本月将开通21条定制微公交
下一篇:最后一页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