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妈吐槽电商促销节
中国经济周刊微信号:ChinaEconomicWeekly
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经济网 www.ceweekly.cn
文|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 贾璇
电商节又来了,还剁手吗?
电商促销节当晚的我……
盆友,给你猜个谜语呗?世界上什么车最容易超载,造成严重损失,但又没有法律禁止?答:购物车!
最近,相信各位看官的眼睛和耳朵,早就被各种电商年中大促的广告塞满了。各个电商平台之间也是火药味十足,纷纷打出神马“理想购物狂欢节”、“亿万红包疯狂撒”、“尖货低至5折”等让人听起来就心潮澎湃的宣传语。虽然各商家打出的“诱惑牌”都不少,但随着大众对网购和商家套路熟悉程度的不断提高,加之现在越来越多电商“人造节”的泛滥,曾经的“剁手党”们,还会冲动买账吗?
Q1:您参与过“电商促销节”吗?
在我们的随机街采中,有大部分的“剁手党”被抓个现行,表示参与过各种电商节,并买过很多东西,而且有一位黑人小哥哥笑称中国为“网购胜地”。
但是也有朋友表示,并没有参与过,原因可以大致归结于3个“没”:没需要、没冲动and没钱……
这位表示没钱的小哥哥,请好好珍惜身边的女友吧,这是真爱!真爱!
这位北京阿姨表示,不喜欢参与电商节的原因是里边有:好!多!假!货!
这位姑娘表示,已经被电商狂轰滥炸习惯了,目前已经有了免疫力,基本可以无视各种节(高傲脸)。
高能预警!请注意图上这位上海美女,她表示过不过节与她无关,因为她,每天都在买买买!伦家可是用行李箱取快递的level哦~(壕姐,我们做朋友吧!)
Q2:“电商节”最壕的一把败家,花了多少钱?
对于这个问题,和剁手党们的年龄和消费水平密切相关,不过无论是花了上万RMB还是几百软妹币,大家的回答,都很洒脱,那是:该出手时就出手,随便花个几百、几千大洋都不叫事儿!而且……果真我们的女性同胞们平均的花费金额比男性高!
前方一群剁手党来袭:
第一梯队:百元小分队(壕气程度60%)
第二梯队:千元小壕梯队(壕气程度75%)
第三梯队:万元大壕梯队(壕气程度90%)
(小编语:再次求抱大腿!)
Q3:“电商节”一般都买啥?
小编发现,大家一般都会从日常用品下手,尤其衣服对消费主力军女性朋友们的吸引力更大,几乎都会入手,而男性朋友们更喜欢入手数码类产品。当然,也有什么都买的……
这位小哥哥,您买这一件东西花的钱,可够小编网购好多好多衣服了!(请自行想象,小编的消费水平,请叫我勤俭持家好少年!)
近日,国家统计局南京调查队对网购活动较多的南京人进行抽样,针对他们在去年9至11月期间的网购行为展开调查。调查显示,在网购高端用户的购物榜单中,“衣”排首位,占全部网购金额的22.7%。看,连我们的外国小哥哥也很钟情于网购衣服呢!(好像是条生财之路呢,星星眼~)
这位来自日本的小菇凉,很开心地向我们展示了她的“剁手战利品”——一套锅!
Q4:在“电商节”里买的东西,值吗?
对于这个问题其实见仁见智啦,不过总结起来,大家觉得值得抢购的原因有3点:
1.图方便,快递直接到家,爽!
2.图便宜,虽说力度不大,总体在百元之内,但,那也便宜了啊!
3.图赠品,什么买三送二,买二送一,别管送啥,平时不还没有呢吗?
另外,觉得根本不值得抢购的小伙伴,他们的吐槽也是很(shen)有(shou)生(shang)活(hai)。
伤害1:这位小哥像很多细心的网友一样,都发现促销节时的价格是“先提后折”,结果算下来,尼玛!竟然比平时还贵了!(小编语:请不要欺负我读书少……)
伤害2:这位女士表示,自己曾经被赠品吸引,下单了并不是必须买的商品,欣喜地收到快递后,却发现商家并没有送自己心心念念的赠品,给出的原因是:限量赠送,到她那儿,对不起您,没了!(我的玻璃心,sui了…)
伤害3:亘古不变的伤害——买家秀和卖家秀……
伤害4:北京大妈表示,抢购来的生鲜食品十有八九分量不足,比如说自己买了一箱大蒜,说好的是5斤,运来后一看,好嘛,确实是5斤,但是连泥带蒜才5斤……敢情泥巴也算上重量,让自己花了钱,也是哭笑不得。
当然,还有一些身经百战且包容心很大的朋友表示遇到以上情况时,还是很淡定的。原因是:
话说姑娘,你肯定没抢购过化妆品吧?(此时,买到过假粉底的小编正在磨爪子……)
当然了,还有这位菇娘说的原因:因为本身就对电商促销节抢购来的东西,不抱有特别大的期待。果然期望越大,失望越大呀!不过,不知道广大的电商商户听到如此的评价,是该开心呢,还是该反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