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传说:“花客栈”的坑骗交易
自古以来,在中国男女大防,壁垒森严,而男性自古就有青楼等消遣场所可以风流快活,女子却只能禁锢家中,直到到了1890年清末,上海滩出了个有名的女人,她创立了痴男怨女的集结场所,叫基台,也叫花客栈,基台不同于青楼,来这的男女必须经熟人介绍,类似于现在的中介,在当时的上海火了。
基台
上海某巨商有个儿媳崔氏,爱打扮,姿色媚人,喜欢去茶馆消遣。她丈夫常年吸食鸦片,身体羸弱,不能满足她的要求,于是崔氏就偷去花客栈寻欢作乐,还能挣钱。她在游乐场剧院等地方物色看好的男性,眉目传情,然后与之幽会与花客栈,彻夜不归,每当家人问起,她就说在朋友家或者回母亲家了。
起初,丈夫见她日夕外出,还以为她迷上了赌博,也不想管就放任自由。后来崔氏跟一毛某勾搭成奸,借花客栈为临时洞房,全夜不归。外界传的风言风语终于传到了他丈夫耳中,他便在家翻箱倒柜寻找证据,最后搜出数张照片,除了跟毛某,其余全是跟年轻小伙的合照,背后都标注姓名,不是某卿爱存,就是某某持赠。
丈夫这才恍然大悟,于是不动声色伪造了一份娘家来的电报:母病危,速归。待崔氏回来以后,给她看了然后又写了封信让崔氏交给他妈,说是问候,其实是休书一封。还有三千两银票,作为离婚费。
古代美女
崔氏并不知他丈夫在骗她,于是回到了娘家,看见她母亲并没有病,便知有诈,便隐瞒了电报之事拆开信看了,这才知道了原委,大为惊讶,但转念一想这不是还有三千两么足能打发一阵了,于是写信给毛某让他在上海租一住房,约定会面日期地点,数日后崔氏便回了上海,待了几日后,毛某便想此女金银所剩不多不能一直跟她在一起了,于是想了个借口骗走了剩下的钱就跑了。
崔氏被骗后,万念俱灰只能靠典当些衣物过日子,就这样过了一两个月,所有值钱的东西都典当没了,她只能又去花客栈了,在花客栈当了一名全职青楼女子,从此便一入青楼,深似海喽。
小编最后不得不说一句其实做女人,还是本分一点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