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没有太晚:他54岁才创业,79岁身价超百亿
说到尹明善,可能很多人并不熟悉,但谈到力帆摩托,相比都家喻户晓了吧。作为现在力帆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你不知道的是尹明善却是从54岁开始卖摩托车的,二十几年后,却缔造了一个110亿的财富帝国。
下面,小编就来扒一扒尹明善的成功史。
平凡的20年
1938年,尹明善在重庆涪陵出生,小时候家境不错,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少爷日子。1950年,12岁的尹明善被下放到农村,唯一的财产就是荒山上的一间茅草屋,还有五分地和三个锅碗。
尽管这样,但尹明善非常热爱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但在1961年,他被发配到了长江边上的农场去改造,每天要做的就是喂猪、拔草、清扫牛棚。
就这样,一晃就是20年。1979年,41岁的尹明善走出了农场,2年后,他成为重庆出版社的一名编辑。1985年底,他正式辞职创办了“重庆职业教育书社”,成为重庆市最早的一批书商,并赚到了人生的第一个60万。
1990年,尹明善把书社转给了别人,自己背着一个书包就此行走天涯。次年,他还跑到四川外国语大学学了半年英语,53岁的尹明善也是该校年龄最大的学生。
54岁创立力帆集团
在这期间,尹明善最喜欢的交通工具就是摩托车,“又快又方便”。1992年春天,尹明善回涪陵老家看母亲,恰巧碰到一位发小是经营摩托车厂的,抱怨发动机难买。于是,他灵光一现,发现了商机,马上生产发动机!
于是,在1992年夏天,54岁的尹明善就在重庆郊区租了一间不足40平米的房子,注册成立“轰达车辆配件研究所”,也就是后来的力帆集团,注册资金20万。
当时的力帆集团,只有9名员工,但他们依旧雄心勃勃畅谈未来,“3年之内造出全中国最先进的摩托车发动机。”
一个月后,第一批发动机问世,仅卖1998元,而当时进口的本田发动机动辄2万多,国产的嘉陵、建设等一线品牌也要卖到6000多。
1993年底,尹明善率领团队开发出独一无二的四冲程100型发动机,成为中国摩托车行业史上的第一里程碑,小车间也变成了力帆集团。
3年后,力帆发动机的年销量就超过了100万台,尹明善一举超越嘉陵等老品牌,成为发动机市场的老大。
发动机与摩托车双管齐下
发动机获得成功之后,1997年,尹明善顺水推舟推出力帆摩托车,从此,力帆走向了“摩托车+发动机”双轮驱动的阳光大道。
但最初的摩托车销售并不理想,于是,在2000年尹明善以5580万的代价买下“寰岛”足球俱乐部,改名为“力帆”。随着力帆俱乐部在甲A的渐入佳境,全国2亿多球迷也记住了“力帆摩托”。
走出国门
1998年9月,力帆获得民营企业自营的出口权,尹明善出海的第一站选在了非洲。用了2年的时间,力帆就在非洲大陆打开了市场,到了2001年,力帆已经超过本田,成为非洲最受欢迎的摩托车。
此后,尹明善相继在越南、阿根廷设立生产基地,均大获成功。到了2002年,力帆的摩托车已经远销东南亚、西亚、欧洲、南美的4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额超过了2亿美元,成为全国的摩托车企业中唯一出口创汇过亿美元的企业。
79岁身价超百亿
此后,力帆也将触角伸向汽车行业,相继推出了微型汽车、客车、卡车、工程车等。
2010年,力帆在A股上市,72岁高龄的尹明善身价倍增,超过了110亿。2017年3月,79岁的尹明善宣布正式退休。
是的,尹明善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什么叫“人生永远没有太晚”,正如他70岁生日是所说:“谁说七十古来稀,人生百年余三十”。
更多理财资讯,就上来融金服,稳定年化10%左右,还有新手专享红包和加息券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