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财经

年轻时父亲是个敢于闯荡的创业青年,现在70岁的他只想盖一间房子

时间:2017-06-20 14:03:27 来源:[--befrom--]

年轻时父亲是个敢于闯荡的创业青年,现在70岁的他只想盖一间房子

文—段传敏

父亲70岁了,他有一个梦:在老家的宅子地上建造自己的房屋。

(一)

他的三个孩子都在千里之外的南方某城。他们是他一生的骄傲,都到外地上了大学,但他们遗憾是离他越来越远。

三个孩子都很孝顺,经常打电话来,邀请他们去远方那个城市看看,住上一段时间。而且他们总觉得那里不习惯,因为城市有一种令他们恐惧的陌生。

那里,他几乎没有什么新朋友,因为语言不通。也因为语言不通而导致的社交障碍。即使你上同乡,他也不知道是同乡而不敢向前——个别老乡是他们认识很久很久了,偶然冒出的乡音才开始攀上话的。

另一方面,父亲觉得不能帮到孩子什么了。在城市里吃喝住成本都很高,他担心会成为孩子的负担。

尽管身躯渐渐弯下,但自尊心依然阻止他这样做。父亲宁愿回到尘土飞扬、臭气熏天的乡村小镇。那里有他的自由自在,随心所欲地攀谈,以及在熟悉无比的田地劳作的惬意和欢喜。

(二)

四年前,因为开路政府把那套房子拆掉了。自此,父母亲一直租住在别人家的房子里。在城市租房子是一种习惯;但在农村只是一种无可奈何的选择。

70岁的父亲就有了此生最大的愿望,在拆迁的宅基地地上盖上自己的房子。那里,父亲曾经住了60多年。那里有他此生最多的记忆和最大的牵挂。

那里,还有父亲渺芒的愿望,三个孩子和孩子的孩子回来的时候,能有地方住上一晚,感受他们此生曾经经历的时光。

尽管父亲知道时光流逝不再来,尽管他知道三个孩子都不愿意回乡居住,而孩子的孩子对这片土地的观念早已淡漠,回来一趟机会相当渺茫。

70岁了,在这片土地上能活到80多已经是长寿,活到90多已是奇迹。尽管孩子告诉他,可能过个三五年他和妻子可能就要去那个城市,和他们相聚安享晚年,但他依然固执地要在这里要盖属于自己的房子。

你可不知道,房子在一个农民眼里是多么的重要。娶个老婆,必须要有自己的房间和房子; 娶个媳妇必须提前盖好房子。父亲此生盖了多套房子,被拆的那套始建于八十年代,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了。

(三)

回顾自己的大半生。今天嘴里的牙已经掉的不剩几颗的他还是蛮骄傲的。

年轻时候的他是一个敢闯荡、敢创业的梦想青年。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十多岁的他曾经到过新疆寻找工作机会,令他害了一场大病差点死掉。回来后为了挣更多工分,他参加了县城挖河堤的队伍,又病了一场,发烧几个月留下迄今仍然不时的咳嗽声。

八十年代,父亲成了最早的个体户的一员,先是挖出河塘里的胶泥制作泥泥狗--那是家乡绵延很久的庙会的吉祥物,也是逛庙会的孩子们的最好玩具。有一年,他的孩子发现灯笼里藏了很多卖泥泥狗赚来的钱,足足有100多块!

但父亲和母亲依旧节省,将这些钱凑起来再向别人借了一百块买了二手的弹花弓机,在路边加工公路上行驶汽车上装载的棉花残渣和别人的旧棉袄上取下的棉芯。有一两年时间,这个生意特别的红火。他和妻子带着口罩日夜轮替的干活,挣钱供孩子上学。每次下来,身上、头发上、眉毛上、口罩上都飘满了棉花和灰尘。

后来弹花生意不行了,父亲迅速又买了一个磨面机。但生意没有想象中那么好,很快就转手了。他听说开小三轮儿特别的赚钱,就把所有积攒下来的钱一起,再贷款300块,总计凑了2000多块远赴安徽买回一台机动三轮车!

(四)

这时大儿子已经上了初中,二儿子要考初中,女儿上了小学。父亲一个人冒着酷暑严寒,行驶在城乡的道路上,从来没有人听他说过有多苦。但孩子们越来越开心快乐,因为家里后来有了电视机,走亲戚的时候,也不必要用架子车拉上很长的道路才能到达。

九十年代,开三轮车的人也越来越多了,钱挣得越来越少,而且要看客户的脸色,甚至夜晚凌晨出门都是常有的事儿。在冬天的时候尤其难熬,北方的寒冻常常令的打火需要花费很长时间。

但这个时候,大儿子已经上了大学,俺儿子已经在高中,女儿已经在初中。他很想放弃,但咬牙坚持,还换了一台新的,但生意也还是好不起来。直到大儿子大学毕业开始挣钱,二儿子也边学习边挣钱,他才果断放弃。

(五)

此时的他已经过50岁。折腾了30多年,继续创业的梦想已经不复存在。但他并没有清闲多久,因为第一个孙子来临了,第二年,第一个孙女也紧跟着降世。他和妻子正式开启了爷爷奶奶模式,开始了新一轮“创业”历程。照顾这个想着那个。这在他们看来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照顾完孙子又照顾孙女,然后开始外孙女。他们乐在其中,而苦则深深埋在心里。儿女们工作很忙,白天见不到晚上很难见到,好不容易盼到周末,依旧是各种加班和外出聚会,连个说话聊天的时间都是极为奢侈。

但他和妻子任劳任怨,默默坚持着。

(六)

时光飞逝,一晃竟然又20年过去了。

大儿子的儿子一个已经上了大学,又来一个还需要照顾。廿年间,他和妻子往返于老家和南方城市之间,不觉辛苦反开心快乐。三个孩子都很懂事孝顺,不让他操心反而让他们宽心。日子过得并不富裕但也衣食无忧。

只是岁月不饶人,白发不断增长。父亲的背明显驼了下去。要命的是牙老是疼,他不断地拔,只剩下廖廖数颗了,尽管镶了牙,特别硬的肉已经嚼不动。

这些年,父母亲养成了锻炼走路的习惯。在孩子们的怂恿下咬牙去了北京,上海,海南,新疆等地方,坐上了飞机和高铁。见了年轻时照顾闯荡到新疆的他的大姐,到三门峡看望了三姐,觉得心满意足了。

老房子拆掉后,父亲唯一心中念念不忘是,在拆迁后剩下的土地上将老家的房子盖起来。那可是别人都抢盖的临街房啊。在已经随着城市化将村庄挟裹成为县城一部分的地方,门面房还是挺值钱的。

重要的是那里有他们的根。

(七)

时光推进到2017年6月18日。又一个父亲节。

此时的父亲在千里之外的河南正盖着那间房子。每天都会去看进度,不是下手帮助师傅们干点活。他只想加快进度,也想省点钱,给千里之外的孩子分担点压力。

父亲建设的何止是一套房子?那是他一生创造财富的巅峰。他在用余生建设留给孩子的最后资产。这房子不但他一生梦想与奋斗幸福的象征,更有它上百年的传说、数十年的青春记忆和隐秘厚重却无法言说的期待。

而他的大儿子,父亲节这天,却在更远的海南出差。他将自己的二儿子送回了老家让盖房子的父亲和母亲照看,自己跑到海南继续为梦想奋斗。

然后,在父亲节酒后的深夜,写下这篇想念父亲的文字。

这一年,大儿子45岁。他在想,自己肯定没有父亲当年那么牛逼,50岁退休是不可能实现的梦。而在自己70岁时是否还有心劲顽强追求自己的梦想?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投稿合作| 法律声明| 返回顶部

版权所有 ©2015-2017 科普365 京ICP备10002591号-6

(function(){ var bp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var curProtocol = window.location.protocol.split(':')[0]; if (curProtocol === 'https') { bp.src = 'https://zz.bdstatic.com/linksubmit/push.js'; } else { bp.src = 'http://push.zhanzhang.baidu.com/push.js'; }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bp,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