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美掌门人黄光裕用行动阐释了什么叫“做别人不敢做的事”
俗话说得好: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机遇稍纵即逝。因此,对每一个创业者来说,当机遇出现在你面前的时候,你必须要有壮士断臂的勇气,要当机立断,紧抓不放。立即付诸实施:这样,你才能使机遇变成机会。否则,如果面对机遇犹豫不决、 左顾右盼、前怕狼后怕虎、该出手时不出手,那么,就会错失良机,再好的创业企划和目标也只能是一种空想或幻想而已。
随着胡润百富榜排名的推出,拥有近200亿元资产的国美掌门人黄光裕成为‘‘全球最年轻的富豪”,有人把他比作两千多年前的陶朱公, 也就是范蠡,是当今的“商圣”。
应该说,黄光裕的“富贵”是凡人的富贵:他出身的家庭穷困得难 以维持生计,他没有借助任何一位“贵人”的扶持,他更是没有一点政 治背景,他曾经四处漂泊,也曾经被骗得走投无路!但是他成功了, 从贫穷的低层,攀上了财富的顶峰。
黄光裕敢于冒险、争强好胜的商业性格,是造就国美辉煌的最重要 因素,也成就了他“富可敌国”的资产。 黄光裕似乎与生俱来就有鹰眼一样的战略眼光。 当他和哥哥准备离开汕头市凤壶村出去闯一闯时,他还只是个15 岁的孩子,当时正值中国在上演大规模的“南下”大潮,浩浩荡荡的南 下大军直奔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深圳、广州,而黄光裕哥俩却反其 道而行之,竟逆流而上,直奔最为落后、闭塞的内蒙。 当他们好不容易在呼和浩特打下了一片天地之后,他又毅然放弃了 已有的小根据地,直奔京城,由“游商”摇身而变为“坐商”。
当他们在北京立足后.他又一次毅然放弃了‘‘稳当”的服装生意 转头又去做家电。 当他在北京市中心开了十几家国美电器店后,他又根据北京商圈的 转移,再一次毅然关掉了大部分店,甚至包括他最早的发源店 珠市口店,而将其门店改建在三环沿线,实现了国美北京的新布局。当他的家电经营非常红火,货不愁卖时,他竟登起了广告,而此时,广告在中国还是一种“新鲜事物”。
当他把进口家电卖得“最火”时,他又突然转向,敏锐地借家电 “卫国战争”的良机,与倪润峰强强联合,将经营重点转移到国产与合资家电上。
当国美与中间商的渠道关系日渐成熟时,他却又一次调整战略,甩开中间商,直接与厂商合作,达到了直接对话厂商的战略目的。
当国美在北京发展得如火如荼稳坐京城家电“盟主”的交椅时,他却又置大中、国通等竞争对手于不顾,毅然走出京城,开始了他的全国 扩张征程,构建他的大三角布局。
当国美在家电行业迅猛发展的同时,他又分派军团挺进地产、音像、数码、资本等领域,开始了他的多元化纵深扩张,以实现他的战略性互补目的。
当国美在中国内地的 “商业航母”略具雏形后,他又“试水香江”,为他的全球扩张做准备。黄光裕说:“一个真正的商人,资金积累肯定是最重要的,但要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并居安思危,考虑企业能不能长期地发展下去,不断地朝着那个方向去走。达到小目的就知足的,那肯定不会有大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