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财经

一个骗子的惊天实验,从世界500强企业骗10个亿!

时间:2017-07-02 04:53:43 来源:映相

两个月前,北京市海淀区民生银行北京航天桥支行,因百余名投资人在该支行购买的约30亿理财产品系支行行长张颖等人伪造的事件,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而就在昨天,又一起新的涉案金额高达10亿元的金融诈骗案,令银行和上市公司都中招了。

一个骗子的惊天实验,从世界500强企业骗10个亿!

事情是这样的,6月29日,据网易清流工作室报道称,美的集团10亿元理财资金遭“骗局”,其中:美的集团旗下的合肥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的7亿元理财资金,由“农业银行成都武侯支行”出具兜底函,随后,美的发现无论是银行出具的兜底函,还是资金流向的公司授信资料,均为伪造。

除此之外,美的集团另有3亿元理财资金遭遇了相似的情况,涉案银行为“重庆银行贵阳分行”。

这实在令人大跌眼镜,有银行出具的保本保收益的增信措施,都还能中招?

可是现实就是这么地令人匪夷所思,因为银行出具的保函是假的,借款材料是伪造的,这骗子如今是越来越会玩了。

一个骗子的惊天实验,从世界500强企业骗10个亿!

美的被骗也与他们自身的投资机制有关。自2013年起,美的每年都会花费大额资金来投入到理财产品。在2013年至2016年4年间,累计买入2292亿元的银行理财产品,累计收益达37.85亿元。这占其过去四年累计归属净利润的8.75%。尝到甜头的美的开始追加投资,也改变投资策略将主要资金着重放到银行理财产品上,投资金额高达1166亿元,当年回收本金1029亿元后,实现的银行理财收益达9.5亿元。

按理说对于理财产品轻车熟路的美的,不应该在阴沟里翻船。难道美的没有自身的风控吗?

尽管有人曾对业务中作出“本笔投资的主债权相当于没有担保措施,我们唯一的保障在于农行出具的承诺函,该风险请予以特别注意”的提示,但至少两名决策者均以“美的集团此前曾有过多次类似操作”为由,认为“风险相对可控”。

一个骗子的惊天实验,从世界500强企业骗10个亿!

此外,在这起金融诈骗案中,最具亮点的还是实施诈骗行为的几个骗子。

在成都,上演了一场“真银行,假行长”的大胆诈骗戏码。

2016年3月22日,美的一行几人,由一名自称为“农行成都武侯支行客户经理”的陈某接待,来到了农行成都武侯支行办公大楼。“客户经理”陈某领着美的方面等人从一层营业厅进入,坐上电梯进入农行武侯支行办公区,去往副行长路某办公室。全程并无任何人要求登记或出示证件,亦无人询问或阻拦。

进入办公室后,“客户经理”陈某向大家介绍了一名中年男子“黄行长”,随后双方交换了名片。初次见面,美的李某向“黄行长”介绍了美的在全国14个基地与农行的优良合作历史,并表示能和农行再度合作“感到比较亲切”。

一个骗子的惊天实验,从世界500强企业骗10个亿!

谈话间,“客户经理”陈某还从办公室一侧的文件柜子里拿出塑料档案盒,并称那些是三个企业的授信资料,给美的李某和朱某查看。

这些资料包括了农行四川省分行的授信批复复印件、农行武侯支行对三家企业的调查报告原件、三家企业的抵押质押权证原件以及抵押物的评估报告并附有物业照片原件等文件。

在查看3个“授信客户”的全部资料并交流后,美的李某和朱某便提出要求当面签署《承诺函》的想法,“黄行长”当着美的公司人士的面,从办公桌抽屉里拿出“农行成都武侯支行”的公章,在李某和朱某仔细核对后,“黄行长”进行了盖章。因第一次盖章不清晰,“黄行长”还加盖了一次。

一个骗子的惊天实验,从世界500强企业骗10个亿!

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在双方会面的一小时中,美的李某、“黄行长”以及“客户经理”陈某聊的大多是与项目无关的内容,而是与各自的工作领域相关。

即使是回答一小时会谈中最认真工作的美的朱某提问时,“黄行长”和“客户经理”陈某都未露出一丝破绽。

朱某曾在会谈中质疑其中一家企业的抵押房产评估价值过高,“黄行长”和“客户经理”陈某在回应中并未打结,而是以“当地消费高”、“进行过类比”、“这是临街商铺、价格就是比较高”等话语瞒天过海。

业内人士不禁感慨,这个“骗局”可以说是非常具有戏剧性,“萝卜章”就算了,甚至还有专门的“演员”,而美的,则可以说是一个非常称职的观众了,“该配合你演出的我非常配合”。

一个骗子的惊天实验,从世界500强企业骗10个亿!

虽说骗子的骗术堪称完美,但一家城商行相关人士表示,发生这种情况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美的安徽金融分部负责人是个门外汉,另一种则是其在交易中有受贿行为,而他判断这两条在此次事件中都存在。

想来也是,副行长出借办公室。这是多失职渎职的行为。这中间没有猫腻吗?而一个行长从办公室抽屉里拿出公章,就更有问题了,银行正规的流程应该是业务人员填写,行长签字用印申请,去管章的行政人员那盖章。恐怕美的被骗10亿的背后,还会有更大的文章被挖出来。

在人类的历史中,从来都不缺乏狡黠的欺诈者。有人能瞒天过海,但大多数都逃不过法网恢恢。虽说生活就是一场实验,但是这样的实验,还是别做为妙!

PS:观看更多有趣内容,关注“映相”微信公众号(ID:yingxiangvideo)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投稿合作| 法律声明| 返回顶部

主办单位:科普365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2015-2017
ICP备案号:京ICP备10002591号-6

(function(){ var bp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var curProtocol = window.location.protocol.split(':')[0]; if (curProtocol === 'https') { bp.src = 'https://zz.bdstatic.com/linksubmit/push.js'; } else { bp.src = 'http://push.zhanzhang.baidu.com/push.js'; }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bp,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