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的人没什么朋友(上)
朋友大多因为两个基础而成为朋友
世事洞悉之后,早不再象十八、九岁那般渴望友谊,青少年阶段,鲜衣怒马,与三、五好友同行,或载舟户湖,觉得人生如此无憾。然而,逐渐发现,越长大越孤独,不仅仅是我自己,看看身边的旁人,一旦到了三十多岁,无论男女,朋友都少一大截;再看看那些年过四十的中年人,朋友更少;至于五、六十岁的人,朋友又会少一些……
究其原因,朋友大多因为两个基础而成为朋友,第一是相似的想法,第二是共同的利益。
年轻人,相似的想法多,并且都憧憬未来,假想着多认识几个朋友能在未来帮助到自己实现利益,因此乐于广交朋友,朋友自然多;而到了三十多岁、四五十岁后,发现曾以为相似的想法,其实存在着巨大分野,人与人之间真正有相似想法的,是不多的,至于共同利益,其实真能帮到的也并非很多,于是朋友自然就少了。
但尽管如此,在社会上打拼,多数的行业里,都必然需要团队合作,原因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要完成一件事情,是你一个人做不完所有环节,“一个篱笆三个梆”,因为利益的捆绑,社会上多数人不得不投身于一个又一个“关系网”,使自己成为“关系网”里的一个节点,说穿了就是使自己能被别人用得上,同时也使别人能被自己用得上,因此,在社会多数行业里,无论走红道图谋当官,或是走白道在职场混,又或者走黑道博个江湖意气,都是需要朋友的,虽然,这种朋友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朋友,无非利益的“纠集者”,可毕竟也算是世俗意义上的朋友。
炒股者之间,是很难有相似想法的
而炒股的人则不同,连世俗意义上的朋友往往也远少于其他行业的人。而这,本质上缘于炒股这个行业的特殊。
依然拿朋友所需要的两个基础来分析——第一是相似的想法,第二是共同的利益。
炒股者之间,是很难有相似想法的。甚至就算买了同一只股票,假设说都买了 002148 北纬通信,但买的动作一致,思想认识却往往不一致,有的是技术派,看图形买;有的是看基本面;有的做短线,有的做中线,还有的做长线……因此,哪怕买了同一只票,内心的想法也全然不同。遇到该股票走势变动时,会做出的反应也截然不同……这,还是买了相同股票的。更何况股民之间通常各自追逐着不同的股票……
这么多年来,我发觉,股民与股民,是最没必要交流思想的。也是最无法交流思想的,原因在于,炒股如同修道者走在一条没有尽头的小路上,身边只是旷野,你只能非常孤独地行走,许多经验都不是语言可以传递,必须自己慢慢在实践中才能逐渐悟道。
财不入急门,有时候,我们会看到某些高手,在某一两年突然从几十万变成几百万,或从几百万突然成长为几千万,这就是所谓的爆发,但大多数爆发者,都是经历了漫长时间积累之后,因此,看着他似乎突然发了急财,其实,那是他用漫长时间作为成本的,依然并非“急门”。
世人只注意到其进入爆发期之后赚钱的速度快,却没注意他在进入爆发期之前漫长的忍耐时期,有的可能长达十多年。这种时间的累积,不是旁人的思想沟通所能省略的的。
有这么三种炒股的人交流
所以,炒股的人,在思想的交流上,分三种情况:
A,要么就还没“悟道”,彼此都有许多似是而非的观点,这些似是而非的观点彼此交流来交流去,往往互相助长对错误认识的固执,往往使错误的思想延续,交流毫无意义。
B,有的悟道了,但他无法把经验传递给没悟道的人,不是他小气,其实有些高手已经把最精髓的思想在论坛公开地毫无隐藏地说了,但你如果自己未付出长期努力和实践,你看到的就只是那文字的字面涵义,你必须亲身经历多次破产,亲身长夜痛哭,你才蓦然能看到那些文字背后的内涵。这是实在用语言所无法传递的。
C,双方都悟道了,那么,大道至简,其实也就不需要交流了。两个或几个都已经悟道的炒股者,在一起其实是无法交流的,因为没什么可交流。
今天就写这么多,再次说明本人所有观点只是个人的认知,没有绝对的对错,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写的不好勿喷谢谢!市场从来就没有神,我们都是每天如履薄冰的丑小鸭。欢迎留言给些建议!
整理了一些“一年十倍”的高手交割单,送给有缘人。
原创股市播报,转载请注明源处。
如果你也喜欢我的文章,请推荐给身边的朋友或转发朋友圈
微信号:zhang_lei1
更多文章和高手交割单请添加微信号观看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发布,不代表今日头条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