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万亿!央行突然大放水,但却留了一手
文/小白读财经(ID:veekn365)
6月6日,央行突然大幅放水!
中国央行今日进行4980亿元一年期MLF操作,中标利率3.2%,与上期持平。
6月共有4313亿元MLF到期,其中6月6日1510亿元到期,6月7日733亿元到期,以及6月16日2070亿元MLF到期。
首先小白先解释一下MLF究竟是什么鬼?
MLF名称叫中期借贷便利,是2014年9月央行发明的一种货币工具。MLF是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中的一种,说的是央行和商业银行或者其他金融公司进行证券(国债、央票)等交易,说白了就是在市场缺钱的时候央行向商业银行或者其他金融公司借出资金,央行从中收取一定的利息费用(本次利率3.2%)!
需说明的是,有借肯定就有还,央行今天投放4313亿是有期限的(一年),一旦到期就必须要偿还,6月6日有1510亿元的MLF到期,也就是说6月6日,央行实际净投放的钱有4980亿-1510亿=3470亿。
这3470亿的钱看起来并不大,但你必需要知道的是,3470亿只是基础货币,商业银行拿到这笔钱后,通过给企业和个人发放贷款的形式,可以派生出大量的广义货币M2(M2=基础货币×货币乘数)。4月份银行的货币乘数是5.33倍,如果6月份不变,那么今天央行最终放水的钱是M2=3470×5.33≈1.8万亿。
于是,6月6日央行1.8万亿的放水,可以让我们得出两个重要的信息:
信息一:央行放水的钱非常多(1.8万亿),要知道即使是过去央行降准0.5%投放的钱也只有6000亿左右!
央行为何要大放水?
每每6月份都是市场资金面最紧张的时候,令人最深刻的是2013年6月20日发生了中国金融市场上绝无仅有的大钱荒,当时银行间隔夜回购利率(银行之间相互借钱的利率)最高达到史无前例的30%!
当时市场极度恐慌,当天上证指数暴跌2.77%,第三天再次暴跌5.30%,近200只个股跌停!
所以有了前车之鉴,央行断然不敢放松,更何况今年6月份情况更为特殊:
1、4月份一行三会对金融市场进行史无前例地监管,割断金融机构间的违规融资,小银行面临生存困难;2、央行去年开始每季末对商业银行进行MPA考核(6月份刚好是季末),MPA说白就是商业银行在考核期内要达到央行指定的贷款(借给个人或企业的)标准,有的银行给个人、企业借出的钱多了,那么就得回收,导致市场资金面紧张。
央行
衡量资金面紧张的预先指标是超储率(备付金率),超储率越低,那么资金面就越紧张!根据历史经验,当超储率低于2%时,银行体系资金就会偏紧,4月份的超储率是1%左右,已经偏紧,而这个央妈不会没有看到!
信息二:放水的钱更贵!央行留了一手!
6月6日,央行开展的4980亿元MLF操作是一年期的,在MLF操作中是期限最长的一种,期限越高利率越高,目前1年期MLF操作利率是3.2%,6个月MLF操作利率3.05%,也就是说6月6日放水的是最贵的钱!
为何要投放的是贵的钱?
6月13日-14日美联储将会召开议息会议,市场预计会议结束后美国宣布加息的概率大,5月份美国1年定期存单利率0.62%,中国目前1年期存款利率是1.5%。如果美联储加息,那么中美之间的利差将会变得越来越小,人民币面临承压,股市下跌!
所以央行投放的1年期MLF有引导市场利率上行的意图,保持中国利率优势,防止被美国剪羊毛!给国内的股市、债市一次喘气的机会!
现在国内的股市对资金早已饥渴难耐,央行这时候放水恰好解决了它们的燃眉之急。
一般来说,央行放水,这当中的部分钱是这样进入市场的:
央行每年会确定一批年度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名单,这些交易商(大型银行、其他金融机构),在央行进行逆回购、MLF操作的时候可以向央行借钱。
2017年度公开市场业务部分一级交易商名单
央行
也就是说这些大型银行通过MLF借到4980亿后,通过同业存单、同业存款的形式借给中小银行(中小银行网点少,揽储能力弱,一般通过这种方式向大行借钱)。
小银行拿到这笔钱需要承担更高的利息,他们把一部分的钱用于发放贷款,一部分的钱委托给资管公司(证券公司、信托公司、基金公司等)投资于股市、债市、实业等资产赚取利润,当然有的资管公司并不会马上用于投资,而于再次加杠杆,投资于另外一家资管公司,导致钱仍然在金融系统内空转。
有数据显示:
有分析认为目前银行委外存量规模约为6万亿元,投向股市的资金1680亿元左右。
海通证券姜超团队则表示,通过测算,银行与债券相关委外规模在4万亿-5万亿。
央行
最终,央行投放的钱就是这样进入市场,对股市、债市形成利好,受此影响6月6日上证指数止跌回升,上涨0.34%!
如果你觉得文章很棒,对你有帮助,可以关注作者的微信公众号:小白读财经(ID:veekn365),订阅更多的优质原创推文!
我们不追求高大上,只用普通老百姓都听得懂的大白话,让你学财经,懂理财,跟着小白读财经,财经从此so ea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