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汗工厂”富士康为什么敢去美国?
作者: 铁船长
富士康要去美国了,这件事已是定论。大家对富士康的印象无非就是廉价劳动力和血汗工厂,配合中国世界第一的人口,它怎么敢去美国呢?难道它疯了吗?美国工人一年要挣多少钱,一个工人的工资比十个中国人还高。就这样它还敢去美国?
富士康当然没疯,铁船长从微观和宏观来给你做一解读。
先从微观角度,就从企业角度来看一看他去美国的收益和成本。其实对于像富士康这样高科技制造企业来说,在它的成本中人力资源只占其中的一项。我们来简单算一笔账。
第一、富士康投资建厂大成本是土地成本。
中国和美国对比一下,中国的土地不用多说了年年涨。美国和中国比起来,地广人稀也没有政府管制,还送它一千英亩“建设用地”。(1000英亩约等于404.6万平方米,4平方公里)
据美国总统川普7月26日宣布:富士康将在威斯康星州投资100亿美元,建液晶面板工厂。富士康还与威斯康星州签署了一份援助协议,当地政府将向富士康提供30亿美元的援助以及1000英亩的工厂用地,包括15亿美元的制造业所得税减免、13.5亿美元的投资所得税减免以及1.5亿美元采购建筑材料营业税减免等。
第二、要考虑物流成本。
不要想当然认为中国的物流成本会比美国低。海运不用考虑,中国虽然交通运输很发达,又是高速又是高铁,但跨省运输都要交钱都要交税,美国倒反而不用交这些东西。从这个成本比较又是美国低。
第三、对于富士康这样的制造企业来说,其实它在中国主要是组装,牵扯到一个全球的物流和供应链问题。
众所周知苹果的很多核心部件都不是在中国制造的,都是全世界供应,只是在中国组装。从这个角度讲,它搬到美国离零件供应的产地更近,也离美国这个最大的苹果市场更近。
第四、我们要考虑关税问题。
苹果手机是全球出口的,每个国家都有关税。如果在美国设厂,那么最大的苹果市场就可以免税了。在中国设厂只能在中国免税。而事实上,中国不会给它这种税收优惠的大家都知道在中国卖的苹果是世界上最贵的。从这个角度来讲,税收又是美国占了上风。
第五、我们再来比资金支持。
在中国,对于制造企业的税非常的重,比美国高得多。而美国为了应付“产业空心化”,对于企业有很多免税条件。上面已经写了,另外实体制造企业在中国融资非常非常困难。而在美国等西方世界,一个明星制造企业是能获得许多融资机会的。众所周知,许多德国工厂都被世界资金所追捧,而在中国如果没有房地产没有金融没有虚拟产业是不会有资金向你看的。一句话,又是美国完胜。
第六、下面咱们再来比较生产成本。
苹果手机这种高科技产品中机械成本要考虑在内,有很多专有的机械工具很昂贵,全都要进口。而到了美国,建设一条生产线反而简单得多,利用美国的高科技优势可以采取大量的机器人、人工智能、生产线上无数的机械手臂。在利用高科技升级生产线这方面美国当然又是世界第一。
第七、最后我们来比较人力成本。
事实上在技术人员以及高管上面中国本土企业和美国对比从来都没有优势。中国只是在低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上有优势,但考虑到加权系数这部分工人的工资在总的成本中占比不是很大。如果到美国进行了产业升级的话,那么它占的比重就更小。况且在中国大批低技术工人还要有庞大的厂区建设,庞大的宿舍提供各种后勤支持,客观上都提高了企业成本。尽管由于中国工人的特殊的勤奋,努力以及愚昧无知和低的可怜的收入,可能十个中国工人都抵不了一个美国工人。但在总的比重上,他们毕竟占比太低。但值得安慰的是,毕竟在这一方面中国还是有一定优势的,这也是在中国国内唯一取胜美国的。
另外我们还要对比市场。
高科技产业制造不但要靠近产地,更要靠近市场。不但能节约物流成本,还能迅速的根据市场动向进行各种调整。当然在美国绝不会比在中国差,就算二者相当吧。
看完铁船厂对比,肯定好多人心生疑惑。这么一说那不完了嘛,还不中国所有厂子都到美国去了。放心吧,祖国制定了一项有力的政策,绝不允许这种情况发生,那就是外汇管制。无论你有多少人民币,因为你换不出美元,你休想把资产转移到国外,你休想去搞对外投资。
只有少数向王健林贾跃亭之流才有资格对海外投资呢。富士康本来就是个台湾企业,他要走我们管不着他,没办法。其他人你们都安心在中国呆着吧。
下面我们再来看一看,中国的宏观大环境。
尽管声称中国是制造业强国。还有中国制造4.0、中国制造2025等计划,但现实就是曹德旺明白的最早,所以早早去了美国。富士康在中国混不下去了,也去了美国。大洋船厂正宗的民企属于孤儿,又去不了美国所以完蛋。华为树大招风,不过无论如何总还有几棵大树可靠。因为各种原因,但任正非也声称在深圳混不下去了。要是中国这些最成功的制造企业都这个状况,别的人还有啥混头呢。
归根到底,国内环境还是泡沫经济造成的。另外还有一个神秘的“头部资金”。大家仔细看一看,所有的资金都向房地产倾斜、向互联网倾斜、向虚拟经济倾斜。
当然了,客观的说,因为他们有“头部资金”,他们还真不从小老百姓身上赚钱,根本不屑于赚你那点小钱。
他们也没有因为“头部资金”而让货币贬值,他们只是让房子涨价。同样道理,他们没有直接剥削你,只是让你劳动“相对贬值”而已,让你心甘情愿的为了钱,为了房子努力。
我们看见王建林贱卖他的项目,但更要看一看王健林的负债表,他竟然能欠几千个亿。令我惊讶的不是王健林这种人能欠几千个亿的贷款,而是凭什么银行肯给他几千个亿的贷款?
华为有这个贷款吗?曹德旺有这个贷款吗?富士康有这个贷款吗?破产的大洋船厂有这个贷款吗?又比如说共享单车。一个一分钱不赚的“创业项目”,被德国人讥笑为“白痴思路”,在中国估值能上千亿。这后面才是真正可怕的,当然给船长水平有限,不敢多说。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2017年是中国制造业崩溃元年。从年初的曹德旺逃离,一直到下半年的富士康去美国建厂,中国制造业的寒冬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