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柴油车占半50%以上,国内却不到1%;为什么国内不屑柴油车?
其实,在拇指还没开始说之前,我估计很多人都已经看了很多关于柴油和汽油之间的争论,分析等。
在此,我只分析,为什么国内不发展柴油乘用车,而选择发展汽油车。
首先,看到这,麻烦请先别着急喷,我先准备好挡板和毛巾。
好了,回归正题,为什么国内不发展柴油乘用汽车,也就是私家车领域?其实我觉得跟国情有很大关系,也跟柴油曾经的污染有很大关系,且看慢慢道来。
我们来看一下,中欧对比,中国柴油车乘用占比不到1%,分布领域为皮卡,重卡,运输用途的部分中巴车等;欧洲柴油车占比50%左右,部分国家占比更高,使用广泛;这个对比估计会让很多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开始骂国家或者政府了,总之各种喷就是了。
不过如果你真喷,我觉得也没什么错,仅仅是你不了解情况罢了。
按照不少网友和其他专业人士提供的一些数据和理论,同品质基础上,因为柴油的热值是汽油的一倍以上,因此柴油车实际省油30%左右;在动力上柴油表现也更强劲,寿命也相对更长;但是为什么国内就发展不起来呢?
有人说是因为柴油车曾经的污染印象,也有人说是因为油品升级问题;这里面确实是其中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
首先,从提炼的角度分析,柴油和汽油有一个提取比例,而且这里面也生产出煤油(之前的煤油灯,曾经叫洋油,呵呵),这个比例是固定下来的。国内大量的重工业和运输行业,军事运输业,船舶业都需要用到大量的柴油,而且是体量巨大,国内柴油也就基本维持,甚至还不太够用。
没错,就是这种尾气又黑又臭的大巴车,国内保有量不少
其次,柴油汽油的价格,在国内,其实相差不是很大,而且存在油品差距,一旦发展提升柴油品质,也必然价格上去,但是未必受到欢迎。原因你可能会愤怒,那就是运输成本急剧上升,从博弈论的角度考虑,没有企业愿意自己提高运营成本而保护环境,这是公地难题。(除非只提高油品而干掉低油品,那么原有的柴油用车群体也不愿意呀。)
最后,其实欧美国家使用柴油,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毕竟柴油也好汽油也罢,污染是不可避免的,仅仅是五十步笑百步罢了。所以也才有现在的部分国家宣布计划于未来十几二十年后全面禁止销售柴油汽油车,大力发展纯电等新能源车辆,我觉得这也是吃瓜群众们需要搞明白的问题了,并非国外的东西就是好东西,再次重申,走别人走过的路,不一定比别人走在前面,反而有可能掉坑里。
纯电公交车,纯电或者混动,太阳能甚至可燃冰都是一个方向,
补充:其实柴油车还有个痛点,是国内印象和认知问题,那就是颗粒物污染(一股黑烟加臭味),这个到目前,三四线城市的公交车和小巴车依然明显,因为保有量不会一两年内可以降下来。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不少甚至大多数城市都禁止私家柴油车进入市区道路,自然也是与柴油的污染和黑烟有关。用车十几年,要改变不是朝夕,一旦使用群体极大,总体污染势必更加严重。标准不同就算了,中国使用群体还是别人的好几倍,一旦都排放,后果不堪设想,而且一旦人多买了,这个痛点将影响十几年!禁有禁的道理
内容编辑来自拇指汽车,欢迎关注。
吐槽和反驳,言之有理均可,勿乱喷,文明讨论,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