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狱中出来后,他空手换来4架飞机,曾要花100亿建立北方香港
20多年前,他是中国商界的风云人物,连地产商冯仑都给他做过企业内刊的主编,最为外界所熟知的有至今被视为商业奇迹的三件事:罐头换飞机、发射卫星,还曾试图开发满洲里(当然还包括把喜马拉雅山炸个缺口改造青藏高原和荒漠地区的疯狂想法)。
“天才企业家”、“民间英雄”、“跨时代的大忽悠”,对牟其中的评价,曾同时肩负中国“首富”和“首骗”两个名号的备受争议的人物。
他的传奇之处在于,任何一个人第一次听他的故事,都会发自内心的赞叹!他“用罐头换飞机”的成名之作,至今还作为斯坦福大学的商业教学案例广为流传。
1941年牟其中出生在重庆万州,在小学时他就是个十分活跃的人,校长跟老师都对他印象深刻。身边的人对这个心气颇高的年轻人赞赏有加,曾有老师评价他,“如果改掉夸夸其谈的习惯,他将来定会有大出息。”
在玻璃厂工作10年,牟其中在当地已经小有名气,当时他热血沸腾写下了一些文章,并大肆宣传。1974年正是比较特殊的时期,牟其中因为这些文章捕,待了整整4年。
出来之后,牟其中想到了经商,他与人合办了中德商店。在那个时候,他就提出7天包换,四代(代购、代销、代组织、代托运)的策略,这个思维领先了几十年。商店开业第一年就获得了8万的利润,他的经商天赋渐渐凸显。
在上个世纪80年代,牟其中和当时的许多人一样,在一个商品极其匮乏的年代,跨过了致富的门槛。
1983年,牟其中以“投机倒把、买空卖空”的名义再次被关。
牟其中出来的时候,中德商店已经濒临倒闭,他不得不揣着仅剩的2000元钱,来到北京谋生路。
牟其中曾提出“空手道”理论,用很少的投入,利用现代信息制度和一系列分散风险的金融衍生工具,就可以完成投资巨大的项目。
他利用自己的“空手道”理论做成了一桩冰箱生意。
他看到国内市场电器急缺,他向韩国金星公司定了冰箱,然后说服了一家港商与自己合作,就这样当时身无分文的牟其中拿了港商给的定金去海港提了货,他赚取了中间的差价。这次的成功让他大受鼓舞,也为以后的飞机贸易准备了启动资金。
有一天,牟其中在火车上得知面临解体危机的苏联准备卖图-145飞机,但找不到卖主。听到这个消息的牟其中眼前一亮,回到北京打听到四川航空准备购进大飞机。他跑到川航,凭着三寸不烂之舌谈成了这笔生意。
牟其中将到达的第一架飞机,在银行作抵押贷款,然后将贷款付给轻工产品厂家,厂家发货给北京的那家贸易公司,贸易公司发货给俄方,俄方又发来第二架飞机,如此连续交易。
至1992年8月,俄罗斯的4架飞机到了川航,中国的800多车皮的轻工产品到了俄罗斯。
据说牟其中的南德集团在这次生意中,没花一分钱,却赚了一个亿。牟其中因此被人称为“创造了商界神话”。
1993年,他宣布投资100亿元独资开发满洲里,建设“北方香港”。
同年,他与俄罗斯投资研发的“航向一号卫星”发射成功,这是全球第一颗电视直播卫星,接着他还把卫星技术延伸到了台湾以及新加坡。
他提出将喜马拉雅山炸开一个口子,将干旱的中国西北地区变成降雨区,继而他又提出采用定向爆破的办法,在横断山脉中筑起一座拦截大坝,可以为黄河引入2017亿立方米的水量,投资额为570亿元。
1996年6月,《福布斯》杂志公布该刊评选的全球376位财富超过1亿美元的华人富豪榜,牟其中排名第374位,个人财富为1亿美元。中国《财富》杂志则把牟其中列为“中国第一民间企业家”和“大陆超级富豪之首”。
1999年1月7日清晨,牟其中上车时莫名地感慨了一句:“这是我来北京最最冷的一天。”一语成谶,他当天被带走调查;同年10月12日,正式以涉嫌“信用证诈骗罪”起诉南德集团。
牟其中曾感慨道,“做好一个穷人,有骨气就行了,而做好一个富人,则需要巨大的智慧和仁慈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