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财经

超越日本!中国再成美国第一大债权国,为什么老买美国的国债?

时间:2017-08-16 21:30:43 来源:智满天下

据美国财政部在华盛顿时间周二发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中国所持美国国债、票据和国库券的总量上升到了1.15万亿美元,与此前一个月相比增加了443亿美元。

超越日本!中国再成美国第一大债权国,为什么老买美国的国债?

日本则总共持有1.09万亿美元的美国国债,与5月份相比减少了205亿美元。此前,日本在去年10月份超过中国,成为了持有美国政府债券最多的国家。

超越日本!中国再成美国第一大债权国,为什么老买美国的国债?

数据显示,中日两国所持有的美国国债之和在美债的境外持有总量中所占比例超过了三分之一,这一总量在6月份增加了477亿美元,至6.17万亿美元。

中国的外汇储备在7月份连续第六个月增长,至3.08万亿美元,原因是人民币汇率上涨,且中国经济仍旧保持着强劲的增长。更加严格的资本管控措施和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在今年起到了减轻资本外流压力的作用,而与此同时,中国正在鼓励外国投资者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中国市场中去。

中美两国之间强大的贸易流动对出口商形成了帮助,提升了中国对美国主权债券的需求。投行杰富瑞集团驻纽约的资深经济学家托马斯·西蒙斯(Thomas Simons)称,中国对美国国债的持有量在未来几个月时间里很可能还将继续增长。

“鉴于中国与美国之间的贸易差额,我认为中国不会停止购买(美国国债)。”西蒙斯说道。“贸易流动将会为美国国债创造出更多的需求。”

问题1:中国为什么要买美国国债

超越日本!中国再成美国第一大债权国,为什么老买美国的国债?

资金来源—改革开放外汇储备迅猛增加

将我国长期以来的外汇储备情况和美国国债持有量结合起来分析可知, 中国外汇储备越多,持有的美国国债越多,即中国使用外汇储备的重要途径是购买美国国债。2001-2008年,中国每年稳定的有40%左右的外汇储备是以美国国债的形式存在。所以长期来看,中国的外汇储备和持有美国国债量之间具有稳定的比例关系。然而改革开放以来,以贸易上“奖出限入”,资金上“宽进严出”为特征的外向型经济导致近年来中国外汇储备急剧快速增长,当外汇储备增加时,就会有更多的外汇储备去购买美国国债。

购买对象—美国国债的安全性和流动性

金融危机导致美元的强势地位陷入危机。但是欧元、英镑、日元的表现却更弱,所以这些货币目前还都不能替代美元的国际地位。在全球都面临金融危机时,中国意识到美国国债是相对保险的投资产品。美国国债容量大、需求强劲、交易活 跃、流动性强、收益较高,如果减持美元资产,来增持其他币种资产,也只能导致外汇储备市场价值出现较大账面损失。

储备结构—不能大部分购买黄金、石油等

中国的外汇储备中不仅含有外商来华投资的款项和中国所欠的外债, 还包含国际游资和贸易顺差。即使在贸易顺差中,也不全是国内企业出口所得,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属于跨国企业。2001-2006年,超过50 万家外商投资企业正在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其出口总额已连续5年占据当年中国出口总额的一半以上。因此为了 维持正常的经济秩序,外汇储备就必须满足外商和内商的经常性兑换需求。所以中国不能将大部分外汇储备用于购买黄金、石油和矿产等实物。

去杠杆化—大量资本重新流入美国

金融危机下,去杠杆化已经成为一个热词,现在全球主要金融机构( 包括中国的金融机构)都已启动去杠杆化进程,引起大量短期国际资本重新流回美国。 另外, 由于美国国债仍是当前国际金融市场上最具流动性的资产,所以大量短期国际资本 重新流入美国投资于美国国债。这一方面会引起美国短期国债收益率水平下降,另 一方面会引起美元相对于其他主要货币的升值。因此增持美国国债就成为中国的必然选择。

结售汇制—政府控制跨境资本流动

强制结售汇条件下,企业必须把所得外汇卖给指定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再在 外汇市场上将超过头寸限额的外汇卖给中央银行,中央银行在取得外汇的同时,要 增加相应数量的本币发行。可以说,外汇是央行通过增加货币发行从企业和个人手 中取得的,因而外汇储备成为央行的资产。这就满足了政府对于跨境资本流动的控 制,政府手中集中的过多的外汇储备不得不投向海外市场,美国国债是相对合适的投资产品,因此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增加。

其他目的—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

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能够跨越国界,在境外流通, 成为国际上普遍认可的计价、结算及储备货币的过程。金融危机之后,中国仍然继续增持美国国债的另一个原因就是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现阶段的国际信誉还是建立在庞大外汇储备和 巨额美国国债持有的基础之上的。中国可以通过大量持有美元国债来维持人民币的国际信誉,为人民币国际化迈进一大步。

中美关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现在,美国是中国商品的最大进口国,中国是美国最大的债主。美国可以维持中国的出口增长,中国可以维持美国超前消费。 中国停止购买或者抛售美国国债, 会导致美国国债收益率大增和价格暴跌,从而给中国带来巨大的账面损失。一旦中国减持美国国债,美国就会印刷更多的美元进行救市,于是美元贬值,美元贬值导致中国外汇储备缩水,中国就会进一步减持美国国债,如此下去中国便陷入了恶性循环。

政治因素—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

中国增持美国国债不仅有经济上不得已的原因,其中也涉及政治因素。 历史表明,全球经济危机或是金融危机之后,世界都会建立新的国际秩序。这次金融危 机后,不论欧洲、中国还是日本,都没有一个经济体能取代美国的角色。中美两国 制度不同,近年中国迅速崛起,对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形成了挑战和威胁,因此美国对中国的态度徘徊不定。这时中国增持美国国债,从旁协助美国救市,就占据了道德优势,中美两国之间就能建立起良好的国际关系,这有利于提升中国的实力和国际地位。

问题2:有什么影响

一、有利减少次贷危机损失

1、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张明发表最新报告认为,通过继续购买美国国债的方式来帮助美国金融市场尽快恢复稳定,从整体上有助于最小化中国外汇储备在次贷危机中的损失。

2、事实上,我国央行也正是这么做的。该报告中引用了美国经济学家的最新研究数据显示,我国央行在2008年8月至10月之间增持500亿美元,总额已达到7500亿美元,占外国央行持有美国国债总规模的35.4%。

3、张明认为,中国央行之所以会继续增持美国国债,主要是由于美国短期国债重新获得国际投资者青睐,美元对其他主要货币显著升值。但也有分析人士认为,这会导致投资风险过于集中,不利于外汇储备保值增值。

二、有效稳定金融市场

1、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我想最好的方式就是加强各国在应对危机方面的合作和协调。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应对这个危机的态度是高度负责的。我们的态度是,首先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办好,一个稳定的中国经济和中国的金融市场、中国的资本市场,本身就是对世界金融危机的一个最大的缓解和贡献。

2、易纲说,中国也有外汇储备,外汇储备不可避免地要投资到海外,我们对外汇投资也是非常负责任的。在危机的过程中,我们以一种负责的态度、一种稳健的态度来对待目前这场金融海啸,这样会使得利益相关方都会得到好处,并且能够使危机得到一种最好的有效的解决方案。这样一种负责和稳健的态度,而不是一种恐慌抛售的态度,对整个金融市场都是有好处的

随着资本外流大幅下降,中国正逐步增加美国公债购买规模。在2016年,中国消耗了近3200亿美元外汇储备来遏制人民币兑美元贬值。而随着今年以来中国加强了资本管制且美元贬值,其位居世界第一的外汇储备不断增加,美国国债持有规模也逐步扩大。

中国外汇储备在7月份实现连续第六个月增长,达到3.08万亿美元,因人民币升值且经济保持强劲增长。今年以来中国收紧了资本管制措施且人民币汇率趋稳,从而缓解了资金外流压力,与此同时当局鼓励海外投资者加大对境内的资金转入。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投稿合作| 法律声明| 返回顶部

主办单位:科普365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2015-2017
ICP备案号:京ICP备10002591号-6

(function(){ var bp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var curProtocol = window.location.protocol.split(':')[0]; if (curProtocol === 'https') { bp.src = 'https://zz.bdstatic.com/linksubmit/push.js'; } else { bp.src = 'http://push.zhanzhang.baidu.com/push.js'; }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bp,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