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就业人员,如何缴纳养老保险?
灵活就业人员是指在劳动年龄范围内(男60周岁、女50周岁以下)以非全日制、临时性、季节性、弹性工作等灵活多样形式实现就业或再就业的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是指一种保险政策,针对这类人的养老保障,国家颁布实施了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政策。
灵活就业人员,应该怎样缴纳养老保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养老保险缴纳的基本情况,首先要明确一个缴费基数,一般是以该省社会平均工资的60%~300%之间选择缴费基数,缴费比例为20%,其中12%划入个人帐户,8%纳入统筹基金,如果有单位或者企业开户缴纳,个人一般只缴纳8%,剩余的12%由单位或者企业来缴纳,这对灵活就业人员来说压力就很大了,因为要独自缴纳20%。
【案例】
张先生今年52岁,失业后一直个人缴纳养老保险,到现在已经缴费31年了。最近,他听说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只要满15年就不用再缴了,再多缴费也没什么用处。张先生很疑惑,自己已经缴了31年了,难道多缴的这16年就白缴了吗?
有些参保人员对养老保险缴费年限的认识存在误区。实际上,参保人员退休时领取养老金的高低与缴费年限长短、个人账户总额是紧密相连的。按照规定,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
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退休时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也就是说,如果参保人员缴费年限为15年,那么其基础养老金部分就是退休时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乘以15%,但是如果参保人员在缴费年限满15年后继续缴费,那么随着缴费年限每增加一年,基础养老金部分就会相应增加1%。张先生缴费年限已经31年,那么在计算其基础养老金部分时,就是退休时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乘以31%。
另外,个人账户养老金部分以本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计算。而个人账户储存额随着参保人员的缴费,按其缴费基数的8%划入。也就是说,参保人员缴费年限增加,其个人账户的总额也会相应增高。
所以,养老金的计发遵循的是多缴费、多得养老金的原则。参保人员达到退休年龄时缴纳养老保险费年限满15年才能按月领取养老金,这只是最低缴费年限的规定,并不是缴费年限满15年就不需要再缴费,参保人员原则上应该一直缴到退休。
更多信息请关注威海中公教育:http://weihai.off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