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财经

国内粮食都卖不出去,为什么还要进口?专家这么说的!

时间:2017-08-21 17:00:28 来源:农医生

7月20日,在经过了十多年的谈判后,中国首次允许美国向中国出口大米

7月13日,中美签署了史上数量次大的大豆进口合同,中国企业将从美国进口1253万吨大豆

美国看上的,是中国大量的农产品进口量,而对于中国来说,这又让我们回到了那个尴尬的问题:为什么中国努力了这么多年来实现粮食自给自足,进口量却还是一直在扩大?

国内粮食都卖不出去,为什么还要进口?专家这么说的!

为什么产量连年增长,却说粮食供给依旧承压?

影响粮食供给的,有三方面:农村人口,耕地面积,技术进步。

首先来看农村人口。城镇化的推进毫无疑问削减了农村人口,统计局数据显示,1996修订城镇化数据以来,

国内粮食都卖不出去,为什么还要进口?专家这么说的!

乡村人口数目和占比均持续下滑。

然而,另一项关于乡村从业人员的统计数据则在逐年增长。但该项数据自2012年后没有继续更新。

国内粮食都卖不出去,为什么还要进口?专家这么说的!

接下来来看耕地面积。2009年以来,耕地面积持续下降。

国内粮食都卖不出去,为什么还要进口?专家这么说的!

乡村人口和耕地面积都相对不乐观,那么,技术便成为了影响粮食产量关键的因素:中国需要在耕地流失的情况下,进一步提高耕种效率,并减少耕地流失。

中国也的确加大了技术层面的投入,包括解决人力不足的农业机械化,水利建设资金的扩大,以及能精准预测天气、评估土地来提高生产效率的农业大数据。

但有一件事情,是现阶段的中国尚未、也不敢广泛应用开来的,无论是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或是保护本土农业,还是舆论的压力,部分经生物工程改良的动植物品种,都无法在中国实现其在美国推高粮食产量的能力。

国内粮食都卖不出去,为什么还要进口?专家这么说的!

农民的未来会在哪里?

农村人口减少,耕地不断流失,整合各类技术才是最关键的,带领中国逐渐走出粮食困境的因素。

首先,先不考虑应用的问题,对农业科学家来说,数据库的建立,将使得通过基因工程来修饰获得更优性能作物的过程更为便捷。

第二方面,卫星摄影、传感器监测、无人机的定时巡逻等也能解放部分人力,提高耕种效率。新式农民得以更方便地知道明天是否会下雨、植物是否缺水、土壤是否富营养、哪里出现了虫灾等。

顺着供应链再往下,大数据还能帮助供应商及时获取各环节的数据:从运输过程中冷链物流的温度,到仓库和零售店的库存水平,整个生产到销售过程的透明化都得到大大提升。

总而言之,未来农业将是高技术、少人力、高效率的农业。

我亲爱的父老乡亲,在这样的未来,你还能干农业吗?

国内粮食都卖不出去,为什么还要进口?专家这么说的!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投稿合作| 法律声明| 返回顶部

主办单位:科普365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2015-2017
ICP备案号:京ICP备10002591号-6

(function(){ var bp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var curProtocol = window.location.protocol.split(':')[0]; if (curProtocol === 'https') { bp.src = 'https://zz.bdstatic.com/linksubmit/push.js'; } else { bp.src = 'http://push.zhanzhang.baidu.com/push.js'; }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bp,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