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都在涨,只有A股掉队,背后的原因就是监管方向错了
全球都在涨,不断创出新高
我们看到全球股市都在创新高,欧美股市就不用说到了,那是创历史新高;亚洲股市也普遍创了年内新高;而与沪港通、深港通关联的港股市场,也是持续做强,而且是自2016年1月下跌之后,形成了一条持续反弹的通道,这也意味着曾经和A股一起过苦日子的H股,如今也扬眉吐气,即将冲击2015年时的高点。
对比A股方面,则是量价齐跌,越走越弱,最令资金沮丧的是如今看不到希望,对于经历过2015年下半年到2016年1季度三次股灾大跌的股民来说,或许这一波下跌看上去温和了很多,但实际上个股杀伤力却并不弱,以2016年12月作为起点的话,过去半年有半数个股(剔除新上的个股)跌幅超过30%,而之前三次股灾急跌中,个股的平均跌幅就是30%,换句话说,虽然指数似乎只跌了不到10%,但个股已经达到了股灾级别。
监管方向错误,导致A股跌跌不休
造成这样走势的关键还是来自于监管方向的偏离。如今全球发达经济体都懂得资本对经济的重要性,对于金融市场都采取了呵护、扶植的态度,从而推动了市场经济的良性发育。相反,A股则被看成了洪水猛兽,似乎股市涨就无法实现资金的“脱虚入实”,其实这是误区,股市对于实体经济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经济转型、一带一路、雄安新区、自贸区发展等重要政策的推进,都需要一个与之匹配的金融市场。
去杠杆不等于推倒重来。去杠杆也是先管好货币投机,从源头入手;而股市方面不应该是赶资金出去,相反应该是通过提高质量,将资金引进来,加大传统行业并购重组,支持跨界并购,实现新的发展模式,这样提升质量的同时,让留在股市的资金可以有更多的收益;这样一边管,一边扶植,不仅不会形成金融泡沫,反而可以刺激股市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正是这样定位的不同,我们看到各个市场走势的差异。
如图,这是MSCI中国指数,按道理说能够被收入该指数的个股标的都是不错的,这也是为何我们一直期待A股正式加入后,带来新增资金。而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其中的A股指数是最弱的,相比之下,H股指数较为强势,而在美股上市中国股票则走势最强,那么这是为何呢?我们常说,A股跌了,被外资精准抄底,包括巴菲特也说看好中国股票,这背后的真相是什么呢?
中国股票新高与A股新低的背后的原因
以MSCI中国指数的分类板块为例,2017年以来MSCI中国指数中科技板块股票的涨幅接近30%。相比之下,上证综指和深证综指中并没有包括这些互联网巨头,指数中科技行业股票的累计跌幅5-10%以上。因此,MSCI中国指数和A股指数中覆盖的科技板块实际上并不相同。
MSCI中国指数引入了阿里巴巴集团、百度公司、网易公司以及京东公司等多家在纳斯达克市场和纽约交易所挂牌上市的中国互联网巨头企业,但是这些公司并没有在A股市场或者港股市场挂牌交易。如图所示,这些高科技公司在美股上市后走势都非常强劲,国外的投资者持续追捧,外资看好中国股票,也大多是这些个股。
目前,中国互联网巨头公司中,只有腾讯公司的股票在香港挂牌上市,因此恒生指数在一定程度上受益于今年以来这波互联网板块主导的上涨行情。欧美股市近几年来,牛长熊短的,很关键的一个因素就是科技股主导,传统的能源、制造、金融等公司退居二三线,因为科技变革,实现突破之后,其需求是无限的,苹果、特斯拉、谷歌等公司的成功就源于此,所以这样的科技公司是没有所谓的牛熊周期的,技术的突破可实现长牛,所以欧美股市就有了核心支撑。
相反,A股还是传统行业打天下,中国石油、工商银行、中国平安、中国中车,包括加入前十大权重的贵州茅台,这些个股的走强,说白了是资金对指数权重的控制,并不是市场依托核心竞争力的走强。如本周上证50指数在周一尾盘是翻红的,主要是依托工商银行等大权重股的拉抬;如国金证券、兴业证券等,而方正证券在盘中大跌超过8%的情况下,最终尾市居然翻红了。周三指数午盘后跳水,创出新低,但银行、保险、券商板块集体保持强势翻红,甚至一些个股逆势创新高,但这样走势背后,却是大量其他个股的跳水,可以说A股的指数被大幅扭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