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购物中心的人变少了,美国也一样 | 图说
百货、购物中心们都望穿了秋水,可金主还只零星来了几个。
美国康涅狄格,沃特伯里一个购物中心,原本该是番热闹景象,却空荡荡的。放眼望去,也仅有个看着年纪并不小的男人驻足于柜台前。
俯瞰整个商场,也没多找到几个人。
商品上挂着“ sales ”“ clearance ”的字样,但无人问津。
能吃东西、坐下说说话的地方,还稍显没那么冷清。
康涅狄格州很多其它购物中心、百货境遇差不多。米尔福德一个购物中心,定睛找寻良久,才发现一堆衣物簇拥中的两个人。
关店、撤柜的屡见不鲜。
今年一开年,梅西百货就践行“开门红”,成为 2017 年第一家关店的百货巨头,同时还宣布春季准备关闭 63 家门店,及裁员 10000 人。
去年 8 月,梅西百货已经历季度销售额六连跌。但低迷的不止梅西百货一家,Sears(希尔斯)、Target(塔吉特)、Nordstrom(诺德斯特龙)、 J.C.Penney(潘尼百货)等巨头的同店销售额均有不同程度下滑,裁员关店也频频有传出。
倒是消费者变心了。过去反正没得选,商场就在那里,买衣物就得跑到实体店里去,百货们作为各大品牌的集散地,自然就有议价能力。
但后来变天了,以亚马逊为代表电商的身轻如燕般闯入征战,把拖着线下沉重实体的“包袱”的百货们杀得措手不及。随之改变的还有消费者的消费方式。如果说有什么来实体店的理由,那肯定与体验式消费相关。
曾经的百货们是时候做出更大的改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