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一股票出现此信号,巨亏也要立马清仓,晚一秒跌得妈都不认了!
对于不少股民来说,会有“不赚不卖”的心态。赚了会跑,但是亏了往往不会跑,总是想着股票能涨回来,结果越套越深。卖股票是最难的事,从某种程度上讲,何时卖股票甚至比何时买股票、买何种股票更难,而且更重要。而不同时期又有不同的卖出方法,比如不少投资者在此次行情初期才赚了一点点蝇头小利就匆匆忙忙地跑掉了,看着已经出了货的股票一路随大盘升上去无可奈何。又比如,行情短期见顶时,个股明明已经破位,还要死守甚至补仓,该卖不卖,必然遭受重大的损失。
股票卖出信号
吊颈线
所谓吊顶线(也叫上吊线)是指这样的一根K线,它首先是一根阴线,其次它的下影线较长,实体部分较短。通常而言,下影线长度应在K线实体的两倍以上。由于其形状与绞架颇为相似,故而因此得名。技术走势上一旦出现这种K线形态,股价便会如高山坠石,滚滚而下。
吊顶线的技术特征
吊颈线的市场意义
凡是在空间位置的高位出现吊颈线,都需要坚决卖出,绝不允许有任何犹豫。高位吊颈线是多头气数已尽的信号,它表明空头势力已经十分强大,虽然此时多头竭尽全力抗争,也仅仅挽回一点点颜面,没有办法取得决定性优势。直到收盘时才勉强收出红盘,更说明多头已经耗尽了所有的精气神,此时离大去之期已经不远。因此,在多头将死之际,你还恋恋不舍干什么呢?我们要做的就是赶紧撤离危险之地,确保自己的账户不受损失。
吊颈线的主力行为
1、高位“吊颈线”一般出现在股价持续攀升了一段时间之后,由于总体升幅太大,买盘不足,同时获利盘获利了结的欲望开始增强。
2、此时主力也加大了出货的力度,于是卖盘增加,买盘减少,造成接盘无力,股价走低,有时甚至下跌到前一天的收盘价之下。
3、高位“吊颈线”,一般出现在连续涨停之后。这时主力会利用一切骗人的手段,花样百出,努力让K线看上去完美,但无论如何都掩盖不了主力出逃这一事实。
MACD顶背离
MACD顶背离是一种研判股票沽售的基本技巧,在指标出现死叉的时候,也就是顶背离在启动,投资者在此时卖出股票的成功率比较高;
实例解析如:2月24日的万向钱潮创出新高,在5月7日再次创出新高,从图中分析,可以看出该股出现了两次背离,所以要判断背离的可靠性,一般来说二次顶背离是可靠的卖出信号,在2月24日出现了顶部背离,此后该股一路下跌,投资者应该在二次顶背离出现的时候,卖出该股。
岛形反转
股市持续上升一段时间后,有一天突然跳空上涨,留下一个衰竭缺口,随后股价高位横盘震荡一日至数日,某一天又跳空下跌,留下一下突破缺口。如果两个缺口大约在同一价格区域发生,使高位震荡区域在图表上看来就像是一个岛屿的形状,两边的缺口令这岛屿孤立独耸于海洋之上。所以被称为岛形反转。股价在下跌时形成的岛型形状也是一样。
股价不断上升,使原来想在低位买入的投资者没法在预定的价位吃进,持续的升势令这批投资者难以忍受踏空的痛苦,终于忍不住,不计价位地抢入,于是形成了一个上升的缺口,可是股价却没有因为这样而继续快速向上,在高位明显出现放量滞涨,表示市场出现较大抛压,经过一段短时间的对峙后,主力和先知先觉的机构大量出逃,股价终于没法在高位支持,一旦下跌便引发市场信心崩溃,形成与前一缺口对应的新缺口,套牢上方筹码,股价开始漫长的下跌之路。
三死叉见顶
线形态描述:股价经过一轮上涨后,开始构筑头部,而后股价缓慢下跌,5日、10均量线,5日、10日均价线,MACD指标出现死叉,其后,股价加速下跌展开一轮跌势,这种高位的量、价、指标同步空头共振的形态称之为三死叉见顶。
市场意义:三死叉见顶是主力出货,多头力量逐渐衰竭,空头力量逐步强大的过程。当股价长期上涨后,市场人气高涨,主力出货初期由于买盘积极,盘面体现为股价缓步上涨或缓步小幅下跌,当股价上涨乏力做多气氛消失殆尽后,这时主力的抛盘及止损盘等争相出局,量、价级指标形成三死叉,空头确立,股价开始加速下跌。
操作提示:
(1).三死叉见顶形态,当出现三死叉后坚决出局;
(2).三死叉见顶形态,等待回抽至10日均线处出局(可跟进个人参数设置灵活把握,回抽至两条均线中周期较长的均线处出局);
(3).三死叉见顶形态,可在60分钟、30分钟k线图上寻找三死叉见顶提前出局,可有效提高止损价格。
庄家出货卖出信号
在庄家的市场运作过程中,出货派发是最后一道程序,也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任何一个庄家,只有将手中的筹码派发出去,才能使账面的盈利变为实实在在的获利。虽然庄家的行为较为隐蔽、较为高明,但在派发的行动中,或迟或早、或多或少总是会露出一些蛛丝马迹,总是会有一些征兆。一般来说,如果有以下一些现象,就要注意庄家的出货了,一旦庄家出货,股价暴跌无疑。
【锯齿形出货】
“锯齿形出货”是一种温和的出货方式,庄家主要靠构建高位平台来培养市场一种希望股价向上“突破”的心理期盼,在这种心理期盼下不知不觉的来接主力手中的筹码。
其盘口特征为:每天成交量不大,少有大单成交,成交主要由小单构成(主力以小股形式分拆出给市场),中间时有停顿,形似“锯齿”,故也称为锯齿形出货手法。
当你第一眼看到上图的走势时,你是否会在脑海里浮现出一根“锯子”?没错!上图就是典型的锯齿形走势。从成交量发布来看,是时大时小,极不均匀。这是因为主力只要看到下方有人接盘就给、无人接盘就等的结果。这样往往就造成了一种成交间隔,参差不齐,如同锯齿的走势,这就是锯齿形出货的分时语言特征。庄家经过一段时间的横盘震荡,用锯齿形出货方式就不知不觉的把货出掉了,之后的股价可想而知了。
【打压出货】
打压出货是一种强行出货方式!庄家有一种强烈的出货欲望——这往往与急于套现分钱或是资金链断裂被迫出局有关(注意,此时庄家未必获利)。
其盘口特征为:开盘快速拉高就迅速打低,一路卖出,大单小单如雨而下,呈现出一种毫不掩饰、坚决出局的态势。
上图中的股票是一种高开后略有冲高就迅速打低来出货的走势,成交量是一种忽高忽低的起伏状态,这是因为庄家采取的是一种只要有接单就给的操作策略。从K线图上我们还可以看到,午盘大阴线直接砸盘,把原来的上升趋势完全破坏!此外,从分时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成交量是一路缩量。在K线上是一种高开低走的大阴线,非常难看!但是此时的庄家已经顾不得这些了,他们很可能是碰到了资金量断裂的尴尬,只能不顾一切的赤裸裸的出货了,反正庄家已经赚钱,在这个价位出来仍然是获利丰厚的,所以也不怕用这种惯压手段来进行了。
【拉高出货】
拉高出货一般是在主力已经获利的情况下,走出的出货形态。其分时图上往往呈现出尖角波走势。
其盘口特征为:小单拉高,大单打下,上方很少挂出大单,下方远离卖单处经常闪现大单,但实际成交则往往不是接盘的大单进 行,而是空中成交——目的是制造盘口买盘众多、成交活跃的假象,以此来引诱市场来接住庄家的抛盘。
上图中的分时图走势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拉高出货走势:主力在早盘便大单卖出,造成一个主力出逃的假象,随后上午一路震荡拉升,在成交量还没有有效放大之前,就已经将股价拉升到一个高位。午后,在市场看到股价拉高之后,散户们开始以为主力有上攻意图,就开始了“跟风”行动,一路追高,成交量迅速放大。实际上这个时候,主力是在悄悄的把筹码卖给“托单”上面的买单,那些买单才是市场真正的买单,这样主力就达到了出货的目的了。
主要止损止盈方法
1、趋势线及形态止盈止损法
包括股价有效跌破趋势线的切线;股价有效跌破上升通道的下轨;以及股价击破头肩顶、M头、圆弧顶等头部形态的颈线位等。这些方法适用于中长线趋势交易。因止损、止盈空间相对较大,这类方法不适用于短线或波段交易,除非缩小周期,但矛盾的,缩小周期后,虚假信号增多,且不够稳定。
例如:三一重工,跌破下方的上升趋势线,即是趋势交易者止损出场点。
2、K线止盈止损法
包括出现两阴夹一阳、阴后两阳阴的空头炮,或出现一阴断三线的断头铡刀,以及出现黄昏之星、穿头破脚、射击之星、双飞乌鸦、三只乌鸦挂树梢等典型见顶的K线组合等。
例如:3月20日,精达股份出现高位放量吞没形态的长阴线,出现此见顶信号后,股价震荡下跌。
3、均线止盈止损法
很多情况下我们发现在股价上升行情中,均线是尾随股价上升的,一旦股价掉头击穿均线,将意味着趋势转弱,投资者要立即止损,保住胜利果实。
例如:8月10日上证指数30分钟图中,均线拐头向下,同时MAC D黄白线下穿0轴,表明走势或有波段见顶迹象。
4、情绪止盈止损法
配合大盘、板块、个股等市场情绪的一种综合止盈方法,这种方法依赖于交易者丰富的盘感及盘口技术等方法,作出综合判断,能够精准地捕捉止盈信号。
例如,1月7号,友阿股份高开震荡,尾盘拉板,并放出巨量,当日成交量超过半年内最高成交量的3倍。所谓卖在一致,这表明短线追涨资金扎堆,而大量低位筹码则在当日高位出逃,主力利用打板人气大量出货,尾盘砸板亦验证了短线见顶信号。
在投资过程中,风险是无处不在的,要想合理有效地规避风险,就需要你牢牢地掌握止损的方法。鳄鱼法则就是说我们要承认既定的事实,接受已经发生的事实,如果说做错了,那么就要承认错误,止损,就是要告诉我们,我们之前的策略已经错了。我们可能并不知道前面的道路是什么,但是我们一定不要在错误的道路上走太远。
如何理解和使用止损是每一个投资者在交易中所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止损和交易的关系就如同药和病人的关系一样,是交易正常进行下去的必要保障,有些小病小灾也许我们还能不吃药就抗过去,但当大病来临之时,拒绝吃药、拒绝看病,其结果只有一个:向死亡靠拢。止损也是一样,有些小幅的波动也许你还能挺过来,但大势做反而不止损,其结果也只有一个:被市场清除出去。
笔者专研主力操盘行为,擅长跟踪主力异动,趋势买卖点精准把握,解盘思路清晰。独创“主力追踪选股战法”捕捉强势妖股,“袭击受伤主力战法”挖掘底部反转黑马股。散户投资者操作迷茫经常亏损的可以长期关注笔者文章学习方法,把握看不见的股市密码。
笔者公众平台:A股秘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