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眼镜店平时一个顾客都没有,却不会倒闭?到底是怎么赚钱的?
这个问题大家应该都发现了,每次路过眼镜店的时候,总能发现店里面根本没有什么人。为什么眼镜店冷冷清清,但是这么多眼镜店就没看到倒闭的?
先说眼镜店里卖的护理液和隐形眼镜,因为行业特别透明的关系,利润并不高,很多店也就是进货价加一点就卖了,保本赚个吆喝,吸引一下人气。
那眼镜店靠什么来挣钱呢?
答案是框架眼镜。
我们都知道,越是牌子好的眼镜,价格越高,利润也就越高。一副普通眼镜的利润,最多甚至能翻到成本的十几倍。
镜框
一副进价10到100元钱的镜架,售价在200到600元之间。
图为:L***’s镜架 出厂价:170元 批发价:550元 零售价:1180元-1380元
国内生产的镜架,成本通常不高于50元。
镜片
进口的树脂镜片,什么依**,蔡*,进口品牌听着高大上,出厂价格在40元到200元之间的,批发价乘以3,在120-600元之间,到了眼镜店卖给顾客的价格,再乘个3,高达320元到1800元。
很多顾客在销售的鼓吹下,认同眼睛是很重要的器官,特别是给小孩配眼镜的。想想配一副眼镜,至少用个两三年,咬咬牙买一副好眼镜吧!这价格可就更贵了。
有兴趣的可以点开下面大图看看。
所以别看眼镜店一整天都没什么人光顾,但是只要卖一副眼镜出去,可就是暴利。
单副眼镜的利润这么高,眼镜行业的纯利润就一定也很高吗?
其实也不然。三分眼镜,七分费用。
设备成本:眼镜店的房租,装修费用,验光设备费用,水电费等等。
人力成本:漂亮导购姐姐的工资,有经验的配镜师需要若干年的投入+验光经验。
眼镜成本:应该是最不重要的一部分。
而且我们买一副眼镜回家,如果不摔着玩的话,起码两三年内我们都不会去买第二副了。
总结
眼镜行业利润虽然很大,但是开一家眼镜店并不能一夜暴富。例如博*眼镜2016年营业收入有4.15亿元,销售费用高达2.24亿元,扣税后净利润只有3778万元,净利率不足10%。
况且眼镜市场不透明,从淘宝到实体店价格悬殊,市场混乱,而且镜片和镜架的品种多如牛毛,加上消费者对于眼镜的认知度不高,购买到高价低质产品的几率大大增加。
现在很多眼镜店对完整验光流程非常敷衍,态度不佳,以及各种细节的缺失,让本来就不好的印象更差了。
对此,各位小伙伴有什么看法呢?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