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缩表缩表,就不能说得明白点?
财经新闻和评论里,每天都能见到美联储“缩表”,央行“缩表”等各种消息。解读千奇百怪,有的解读是利空,严重利空。有的解读是“利好”,重磅利好。这里重点说明一下“缩表”究竟是什么意思,对经济或市场有什么影响。
缩表,就是资产负债表缩小
资产负债表解释起来很长,不容易看懂,大家只要理解为:一个表格,记录资产、负债和收益。简单吧。一项等式:家当=剩下的东西+负债。因为负载是可以拿出来支配的。资产负载表缩小相当于家当少了,负债少了,剩下的东西不变。比喻成一个房子就是房子缩小了,要装的负债少了嘛。用最简单的图比喻央行的具体经济操作方式:
央行经济操作简易图
假设央行是完全金本位来发行货币。国家规定市场流通只能通过货币流通,通过黄金或物物交换很不方便,也不允许。则企业上交黄金给央行,央行发行货币,企业之间通过货币兑换货物或服务。企业上交的黄金越多,央行需要发行的货币越多,负债越多。央行资产负债表就是:总资产=发行的货币+自己的钱,其中发行的货币=央行负债。企业赚到钱后,去其他地方购买来的黄金就行通过央行兑换货币进行市场流通。这样,整个经济体越来越大。但是,由于有对外贸易,外汇储备,金融体系,超发货币等等各种原因,导致上面的交流流程会出现各种问题。
先说明一下缩表的影响。缩表就是缩小总资产,缩小总资产就是减少负债。而负债又是发行的货币。货币减少了会造成什么影响?无非是通货紧缩,流通环节货币少了。上面简易图中就是央行控制黄金兑换货币的数量。市场上货币上了,货币就要涨价,黄金下跌。企业需要更多的黄金去兑换单位货币,必然影响实际商品经济运行。
紧缩
你自己想想,这是好事还是坏事?问题出来了,明摆着不好,为什么要缩表呢?
为什么要缩表
为了说明清楚,下面说法仅仅是举例,真实情况比这个复杂得多。中国央行的资产负债表中,有一项,最大的一项是外汇。央妈家里放了很多美联储的货币。央行啥时候最不爽?就是企业拿货币去挤兑黄金的时候,家里放了很多外国货币,企业要来挤兑黄金,怎么办?这几年经济发展都涉及到高杠杆(高负债),要么降低杠杆,要么直接缩表,以免出现挤兑风险。最近,2个工具同时都用上了,降杠杆的同时也号称要“缩表”。通过这样来促使内外部货币供需的平衡。
金融杠杆平衡
依据公开发行的统计数据,全社会债务余额尽管仍在继续增长,但是同比增速则呈现明显的下行趋势。后续央行是“缩”表还是“扩”表,还要看美联储和国内总体经济运行情况。
读完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别忘了点击右上角的“关注”,关注我的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