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财经

银行大肆“抢钱” 市场利率飙升 这是要逼死实体经济的节奏么?

时间:2017-06-06 13:55:48 来源:大猫财经

银行大肆“抢钱” 市场利率飙升 这是要逼死实体经济的节奏么?

01

每年6月啊,对银行来说,都是个难熬的日子。

传统上,6月下旬是中国金融市场习惯性的“资金紧张的时刻”,这几年就更难过了。

最厉害的时候就是2013年6月的“钱荒”,那时候,看似无比有钱的银行机构居然“没钱”了,需要到处“借钱”。

当时,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和7天回购利率均创历史最高。为了筹钱,银行是“不计成本”揽储,理财产品收益集体跳涨,个别甚至突破8%。

银行大肆“抢钱” 市场利率飙升 这是要逼死实体经济的节奏么?

从那时候,银行就“长记性”了,6月下旬还没来,大家就开始“囤积弹药”。今年银行还要面对央行MPA考核,年中的资金面会比去年更紧张,各银行只有牺牲短期利润,提高收益率争抢资金,以保证流动性不出问题。

这不,各家银行纷纷上调人民币存款利率、大额存单利率以及理财产品收益率,有些产品收益率超过了5%。

不但银行,就连企业发债利率也有超5%的,这都超过5年期以上的4.9%贷款基准利率了。

那么,银行、企业为什么要积极“抢钱”呢?

02

理财产品收益率要超5%了

1

上调存款利率

如今的政策允许银行在基准利率上上浮,所以:

● 一批股份制银行存款利率上浮在15%~30%;

● 部分城商行、农商行和村镇银行利率上浮则在30%~40%;

● 国有银行存款的利率浮动较其他银行要略小,但是存款利率的上浮也在7%~22%。

甚至,部分银行还通过大额存单揽客,一年期利率可上浮42%。

2

提高理财产品收益率

据普益标准监测数据显示,5月27日至6月2日一周,188家银行共发行了1182款银行理财产品(包括封闭式预期收益型、开放式预期收益型、净值型产品),发行银行数比上期减少60家,产品发行量减少448款。其中,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人民币产品平均收益率为4.43%,较上期上升0.01个百分点。

● 在省份上,全国27个省份的保本型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实现环比上涨,只有4个省份的保本型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是环比下降;

● 30个省份的非保本型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实现环比上涨,1个省份的非保本型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则是环比下降。

● 其中,保本类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人民币产品平均收益率排名靠前的省份为吉林省、黑龙江省、天津,分别为4.19%,4.12%,4.04%;

● 非保本类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人民币产品平均收益率排名靠前的省份为北京、上海、天津,分别为4.72%、4.71%、4.71%。

自2016年12月以来,银行理财收益率已经连续5个月上涨。根据融360数据,已经有100款理财产品的收益率超过5%。

3

“宝宝类”理财产品收益率也不断攀升

目前已有18个宝宝类理财收益率突破4%,其中微信理财通7日年化收益率4.2230%。

猫哥常用来做短期理财的余额宝,在今天(6月5日)最新的7日年化收益率也升至4.0710%,创下2年来的最高点。

猫哥跟几个银行的朋友聊天,都说,在6月末之前,整个市场的资金面都会很紧张,利率还会走高。“大量理财产品收益率突破5%会很正常。”

而“5年以上”贷款基准利率才是4.9%。

可以说,银行为了“抢钱”也是拼了。

银行大肆“抢钱” 市场利率飙升 这是要逼死实体经济的节奏么?

03

挖墙脚大战

都拼到互挖别的银行的客户了。

就跟房地产商喜欢宣称“高端盘”、“尊贵专享”一样,银行在这时候也会临时发售多款高收益的理财产品,不同于在各个渠道发售,这些“特供”理财产品大多是银行自己发售,因为收益率较高,所以,募集期较短,为的是快速吸纳资金。

这类型的产品,优先向银行的“高净值客户”。猫哥的一个朋友最近就老是收到银行客户经理的电话,向他推销这类型的产品。

但购买这类型的产品呢,有些是不能用账户的原有资金买,需要用新的资金。大家都知道,平时大家的钱都不会取出现金放家里,而是都是买了各种理财产品,这样的产品明摆着就是希望客户取出别的银行的资金买入这家银行的新产品。

这叫“挖墙脚”。

银行大肆“抢钱” 市场利率飙升 这是要逼死实体经济的节奏么?

04

央妈让熊孩子长记性

银行现在急哄哄要揽储,原因无非还是年中季末的MPA考核。

所谓MPA考核,是银行们的“亲妈”央行整出来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银行这些“熊孩子”玩得过火,从七大方面、14个指标全方位考核银行,包括资本和杠杆情况、资产负债情况、流动性、定价行为、资产质量、外债风险、信贷政策执行等七大方面。

2017年一季度MPA考核中,表外理财总资产中非现金和存款项将被纳入广义信贷口径。MPA已经逐渐成为央行划分业务等级的重要标准,由去年行业的“软约束”变为今年的“硬约束”。

在这个考核体系下,就是约束银行搞期限错配,把储户的钱捣腾进高风险的项目里。

同时,央行也更“狠心”了。

以往资金面紧张的时候,央妈就会“放水”,所以银行等金融机构就放大杠杆,以短期资金加杠杆在同业市场套利,玩得是风生水起。

可2013年“钱荒”时候,央妈不干了,不但没放水,反而抽走了一部分流动性,瞬间打爆了很多“熊孩子”机构的如意算盘,不得不在资金市场上跪求高息资金度过难关。

也是从那时候起,银行们都长记性了,不再敢轻易跟央妈博弈。

银行大肆“抢钱” 市场利率飙升 这是要逼死实体经济的节奏么?

05

企业也参与“抢钱”了,利率倒挂

但是,今年的情况特殊,因为市场利率不断攀升,AAA一年期债券收益率4.6%已经高于6个月至一年的贷款基准利率4.35%。

在去杠杆高压之下,中国信用债发行成本已超过同期银行借贷成本。据媒体数据显示,中国AAA级5年期中期票据收益率报4.9832%,而7年期收益率为5.0103%,均高于中国央行公布的金融机构5年以上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4.90%,该利率已一年多来未变。这也是中期票据自2008年面世以来首次超过同期贷款利率。

不但理财产品利率高于贷款基准利率,就连企业发债直接融资的利率也高于贷款利率。这意味,市场利率已经高于央妈定下来的基准利率。

企业融资成本大为上升,如果市场利率还往上走,那么很多企业就只能去银行提贷款了。

可正如上文所说,“地主家也没余粮”,也在市场“抢钱”呢。

所以,现在银行的信贷额度极为有限,一些城市的部分银行不但把首套房利率上浮10%,就连额度也极其有限。

对企业方面也是,如果银行自己的资金成本都超过了贷款利率,那么,银行就不乐意直接放贷了,还不如投到更高收益的同业产品上。

说好的,今年要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看来难以做到了。

现在,大家都在观望,如果美联储加息,央妈会不会跟着加息,但目前我国的利率和准备金率已经不低,“货币政策确实有限”。

猫哥要说,这场“抢钱”大战,说到底,还是前期大家借钱加杠杆太high了,该到“还债”的时候了。正如猫哥仔前几期公号文章里提到的“6月魔咒”会发生吗?

银行大肆“抢钱” 市场利率飙升 这是要逼死实体经济的节奏么?

喵~微信和猫哥做朋友,

微信maogezhenhaokan(猫哥真好看的全拼)

大猫财经官方微信 ID:caimao_shuangquan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投稿合作| 法律声明| 返回顶部

主办单位:科普365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2015-2017
ICP备案号:京ICP备10002591号-6

(function(){ var bp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var curProtocol = window.location.protocol.split(':')[0]; if (curProtocol === 'https') { bp.src = 'https://zz.bdstatic.com/linksubmit/push.js'; } else { bp.src = 'http://push.zhanzhang.baidu.com/push.js'; }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bp,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