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中国放出大消息!历史性一刻就要到了!
一、现世的宝藏
在电影《霍比特人·史矛革之战》中,有这样一笔宝藏,为了得到守护它,如巨龙Smaug等,均走向了武力和恐怖,并用自己的生命来祭奠。
漫看历史长河中,也有这样一件东西,就像电影中的宝藏一样,引发了全人类的争夺。
它所引发的血案和战争,从波斯湾到俄罗斯再到北非,蔓延了大半个地球,同时,无数人在激烈竞争中死于非命。
这就是石油。
有人说,一部世界石油工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争夺利益的阴谋史和浸淌着鲜血的战争史。
历史上,每一场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的重大演变,二战、中东战争、两伊战争、苏联解体、伊拉克战争,在这些惊心动魄的大事件背后,都有石油的影子。
就在昨天,美联储议息会议前夕,中国在这场国际游戏中,悄悄地走出了一步棋。看似无声,却雷霆万钧。
6月13日上午,海通期货上海自贸试验区营业部迎来原油期货首个境内客户成功开户,这也是中国原油期货的第一个客户。
在经过长时间准备之后,原油期货这次终于不再是“光打雷不下雨”,而是有了实质性成绩。
这意味着,我们国家的原油期货,距离正式上市又向前迈进了一步。我们国家的石油战略,在世界格局中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二、一国的生死
其实,石油这个被称为“战争血液”的战略性物资,已经不仅仅是重要能源,甚至可以作为一把锋利的武器,左右地缘政治和国家命运。
其中一个例子,就是苏联,成也石油、败也石油。
在战火纷飞的20世纪70年代,中东政局动荡不安,国际油价经历了史无前例的上涨,苏联靠着石油大发横财。
那时,原油价格每桶上涨1美元,苏联每年就可以增加10亿美元的硬通货收入。
石油成了苏联最重要的经济来源,也成为了解决苏联粮食问题的灵丹妙药。20世纪80年代初期,苏联一半以上的外汇收入靠石油出口,而一半以上的外汇支出用于进口粮食。
尼尔·波兹曼说:我们将毁灭于我们所热爱的东西。
1982年,里根发布了NSDD-66号指示,其内容是,通过对苏联经济赖以生存的战略性三位一体的关键性资源进行攻击,进而瓦解苏联经济。
于是,美国开始实行“逆向石油冲击”战略,授意沙特增加产量,从而打压油价,于是一场石油战争就此拉开帷幕。几个月时间,国际油价暴跌70%,创13年来最低纪录。
面对史无前例的油价暴跌,苏联顷刻之间遭遇重创。超过100亿美元的硬通货在一夜之间消失了,几乎是其硬通货收入的一半。
油价暴跌引起了一系列连锁反应,一场史无前例的经济危机开始发酵,1989年,苏联约4000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而在经济萧条之中,各方力量对于苏联政府的积怨日益加深,继而引发了政治动荡。
1991年11月18日,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得意洋洋地对前来访美的苏联炼油和石化专家发表了一篇演讲,题目就是《我们是如何搞垮苏联的》。
她说, “苏联是一个对西方世界构成严重威胁的国家,因此我们一直采取行动,旨在削弱苏联经济,制造其内部问题。”
一个月后,苏联帝国轰然垮台,解体为15个分散的国家。
三、一个绝佳的时机
这时候,你可能就要问了,原油期货的开通又有怎样的意义呢?
石油是工业血液,如果缺少了石油,那么这个国家的经济就会瘫痪,而如果一个国家对于石油没有定价权,那么就会被人控制经济命脉。
而推出原油期货,就意味着中国在争夺石油的定价权的竞赛中上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
中国,已经成为了全世界最大的原油进口国和消费国,而且随着大庆油田、胜利油田、长庆油田等国内主要油田资源的日益枯竭,未来的进口依存度还会继续升高。
但是,我们却一直不曾拥有过决定石油命运的最核心武器——石油的定价权!
当有一样东西你高度依赖,然而却没有定价权,这意味着,你只能如砧板上的鱼肉一般,眼看他人坐地起价、任人宰割,毫无还手之力。
这些年来,由于没有定价权,中国已经吃了太多的亏。
这些年来中国总是大量进口哪些矿产,哪些就噌噌涨价,比如铁矿石;而中国大量出口哪些矿产,哪些刷刷掉价,比如稀土。
为了摆脱这种厄运,中国必须要争夺重要战略物资的定价权。那么对于石油来说,发展原油期货市场,如果具有一定的影响力,那么对于价格也就能拥有话语权。
另外,现在的时机也是不容错过的绝佳窗口。
现在的原油市场属于买方市场,原油供应过剩,但是需求却并没有恢复到次贷危机前,加之美联储议息的影响,油价正处于低迷期。
而中国这个最大的买方,自然成了一众商家的争抢对象。现在,国际原油市场中俄罗斯、伊朗、沙特阿拉伯、伊拉克和阿曼等产油国等纷纷展开了激烈的竞争,竞相将原油卖给中国。
那么这个时候,中国自然在议价权上享有主导地位,再加上欧佩克内部的不睦,中国完全可以趁机完成战略部署。
时不我待、只争朝夕!
四、一盘更大的棋局
其实,在议价权之后,中国还有更大的一盘棋,这就是人民币国际化。
中国的人民币国际化之路,原油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只有在原油贸易和定价领域起到决定性的影响力,那么通过进口原油,人民币才能实现国际化,被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地。
和所有其他进口原油的国家一样,此前中国也需要用美元支付,因此大受掣肘,等于是仰人鼻息,被人扼住了贸易的咽喉。
随着中国原油进口总量越来越高,对原油进口的依赖程度日益提升,中国就越来越迫切地需要在国际原油贸易中以人民币而不是美元结算。
只有在世界上最重要的大宗商品贸易领域中确立结算货币地位,才能进一步真正取得世界储备货币的地位。
目前,中国已经在这一方面,不动声色地一步步布下了棋局。
如今,中国向俄罗斯购买原油已采用了人民币支付的形式。除了商品贸易之外,俄罗斯政府还在中国北京设立了俄罗斯银行的一家分支机构。
通过这个银行分支机构,俄罗斯能够使用手中持有的人民币在上海交易所中购买黄金资产。这样一来中俄两国之间的原油贸易又有了黄金资产的背书。
现在,中国又正在要求沙特同意,让两国之间石油交易的油款以人民币支付。
近期,中国开始修改与沙特阿拉伯之间的原油贸易协议条款,考虑拿出一项在与沙特阿拉伯原油贸易中以人民币支付的方案。
而推出原油期货,就更是人民币国际化的一大助力了。此时,国际炒家要玩,就必须用人民币。
随着人民币结算原油的国际贸易系统的逐步成型,那么从1974年以来就开始统治世界的石油美元霸权体系,势必会逐渐遭到削弱,全球能源市场的格局也将彻底改写。
当然,美国也绝对不会善罢甘休,一定会疯狂反扑。为了捍卫石油美元的霸权地位,不惜发动多次战争,多次在中东制造冲突。万一人民币结算原油的国际贸易系统真的成型了,那等于是挖了石油美元的祖坟了。
对于中国来说,原油期货的开通,将其称为金融领域的又一“千年大计”也不为过,既是人民币国际化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也是大国崛起中至关重要的一步。
现在,我们只是迈出了一小步,人民币国际化的真正崛起,还要经历种种困难与重重挑战。
过去几十年,欧元挑战美元没有成功,日本挑战美元没有成功,那么现在人民币撼动美元,能够成功吗?
路漫漫其修远兮,道阻且长,行则将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