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司机揭秘财务自由的真相,99%的年轻人都被忽悠了……
这个社会简直太浮躁了,每个人都在朋友圈晒着闪光的一面:
又去国外旅游啦;买了漂亮的包包;半夜还吃海鲜大餐。到处玩乐,就像不用上班,却有花不完的钱一样,羡慕妒忌恨!
但是屌丝们木有办法啊,醒来还得去上班,不然就要饿死!
对了,上班也没用,因为老板的个性签名是:
虽然我很有钱,但我在各方面都很节俭,连员工的工资都舍不得发。
反正大家的生活状态大致就是这么个情况,但是近几年财务自由这个概念却很火,主要的意思就是,财务自由了,就不需要去干活挣钱养家了,因为只要有足够的钱,理理财就能达到日常随心所欲的开销了,想怎么花就怎么花,那才叫自由。
很煽动的样子!
但是年轻人都爱吃这一套!
▼
可现实哪有那么美好,想来想去假如光靠理财就能随心所欲的去浪,那资产少说也要几百万起。有这个钱,我还用听你忽悠?我早财务自由了好么?
真实的财务自由概念其实很简单:
就是基于个人财务分析,科学分配收入和支出。记住两个点:资产性收入被称之为被动收入,主动收入则是我们日常所见的劳动收入。只要在一定的财务目标下(比如出去旅游、吃喝玩乐),能达到收支平衡就算是财务自由,收入大于支出,那就更好了。
现在这个概念都被人玩坏啦!
那些搞投资业务的人告诉你不用上班,收支平衡的支出可以通过理财去解决,也就是资产性收入。
更坏的是,这帮人只强调开支,却忽略了收入,用随心所欲的花费勾引你的物欲,然后达到推销自己的理财投资产品的目的。
通过让你产生对财富追求和渴望的焦虑,丧失投资的客观理性,盲目投资,使得他的推销迅速达到成交的目的。
说真的,提前消费,花现在的钱,去过未来的生活,大概也是这帮孙子搞的事情,潜移默化受影响的人还真是不少。
无孔不入的是,连银行的短信都是各种广告,月底卡里剩下几块钱的时候,余额的短信下面的广告链接是:低息极速贷款。发完工资的时候,广告就变成:基金理财1元起购。
这个社会真是太险恶了!
但是要记住,年轻人做任何事情一定要有目标,花了多少钱,就得办多少钱的事。
哪怕上加息盒子借了现金贷,只是为了博女友一笑,或者仅仅是为了给心情放个假。
有些事情得趁着还年轻的时候去做,
转一圈回来,
记得收住心,
花出去的,
想办法赚回来就是了。